第一四一六章 把腿打折就好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都督想要答應會稽王?”袁宏抬頭看了一眼杜英。
杜英含笑說道:
“不可麼?”
“會稽王的背後,可也不是一個人,是皇室,是暫時歸附於會稽王的慕容虔,錯綜複雜。”袁宏斟酌說道,“甚至屬下還懷疑,這背後有謝尚書推波助瀾的痕跡。”
“不用懷疑,肯定是。”杜英悠悠然說道, “會稽王在建康府三方之中本來就很尷尬。
論對軍權的掌握, 他比不上桓元子,論對文官的指揮, 他又比不上謝安石。能夠成為朝堂上三方之一,也是得賴於其皇室正統身份罷了,否則憑藉慕容虔還有那蔡家、何家,還不配和另外兩位相鬥。
因此會稽王不可能獨自謀求和餘合作,一併對付大司馬,這種離群行為只會讓他成為桓元子和謝安石聯手針對的把柄。
所以必然是會稽王被迫打頭陣衝在前面,徹底和大司馬分道揚鑣,而謝安石暗戳戳的跟在後面,指揮王謝世家在關鍵的時候支援皇室,但是又不是完全的、無條件的支援。”
“支援了,但是也沒有完全支援。”袁宏總結道,旋即他哂笑,“拉攏,又好似沒有拉攏;對付,又好似沒有對付,此為世家生存立足之道也,之前如是,現在如是。”
權翼對於世家自然是沒有多少好感的,也正是因為世家的排擠,才會讓諸如他這種本來也可以在朝堂上嶄露頭角的人不得不選擇投靠胡人,才能有所出路。
所以此時他毫不猶豫的接過話說道:
“然世事在變,世家卻還是因陳守舊的那老一套,以為不斷地唆使各方之間的聯手和攻訐,就能夠從中獲取最多的利益,不啻於痴心妄想了。
屬下竊以為,針對建康府中的這般回應,都督有兩個選擇:
其一,便是順著書信之中會稽王的意思,和會稽王聯手,其實也就等於和會稽王以及王謝世家聯手,屆時他們在朝堂上合力驅逐大司馬的勢力,而都督在戰場上儘可能的作壁上觀,讓大司馬和鮮卑人去拼命。
就目前來看,慕容虔所領到的顯然就是這樣的任務,他促使桓溫和慕容儁鬥一個你死我活,然後會稽王許給他燕國之主的位置,至少是已經獲得了朝廷支援的燕國之主,能夠和朝廷背靠背互為奧援。”
袁宏插話:
“朝廷有沒有多少可戰之兵,說到底還是饞人家慕容虔麾下的兵馬,生吞又吞不下去,只能出此下策,就看慕容虔是不是看中朝廷的背書了,若是慕容虔渾然不放在心上,那麼此次令慕容虔北上,和縱虎歸山還有什麼區別?”
“正因為有所擔憂吧,所以前鋒是大司馬,而不是慕容虔。”權翼解釋道,“但慕容虔既已啟程,肯定是肩負著朝廷某種期望的。
讓大司馬和鮮卑人兩敗俱傷,甚至還把都督卷挾在其中、難以脫身,恐怕是最有可能的。
如此一來,都督就沒有辦法南下威脅到朝廷,朝廷能夠從容的整頓所擊潰的大司馬的力量,甚至還能趁勝追擊、降服荊州世家,從而掌控一定兵馬。
可想而知,到時候朝廷還會給都督加以三公、賜予九錫,看上去是已經有了禪讓之意,但其實只是為了穩住都督,讓都督能夠全力北上,朝廷則在南方暗暗積蓄兵力。
待到都督掃平北方之時,便是兩軍一較高下之日。只不過屆時朝廷養精蓄銳,而關中王師疲於奔命,孰勝孰負,恐怕還難以預料。”
袁宏當即搖頭說道:
“會稽王也好,建康府中袞袞諸公也罷,皆不知兵法也,便是給他們一年兩年,所能訓練出來的兵馬,又如何能夠比得上關中勁旅?”
杜英對此也是有信心的,因為整個北府兵體系,現在其實已經被杜英消化掉了。手機使用者看晉末多少事請瀏覽,更優質的使用者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