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輿圖上另一個被重點標註出來的地名,則是:

枋頭。

————————————————

睢陽。

睢陽的攻城戰進行了三日。

清掃城外斥候、攻克城周圍的營寨,最後開始集中兵力填平護城河,準備攻城。

可以說年紀不大卻久經戰陣的荀羨,的確在睢陽城下展現出了一整套格外標準的攻城戰術。

這讓那些留在軍中或者從龍亢郡隨著謝萬而來的參謀們如獲至寶,一天天拿著小本本和筆,滿戰場的亂竄,遇到自己覺得重要的就寫寫畫畫,已經很難讓人意識到,這些應該是在營帳之中高談闊論、勝負瞭然於胸的幕僚。

一開始,軍中將領們,甚至包括荀羨本人,對於這些參謀還是很不耐煩的。

嫌棄他們什麼都想問一問,什麼都想看一看,甚至投石機怎麼佈設的,都得在一輪戰後拉著負責的將校好生問上半天,問的一群其實也主要是憑藉多年征戰經驗行事的將校們,先是乖乖回答,後來是不耐煩,最後又是因為自己回答不上來而尷尬。

另外,一個個都是舞文弄墨的年輕人,不好好地在軍營之中待著,非得要冒著矢石跑前線,若不是現在好歹只是有幾個受傷的,還沒有身死的,恐怕荀羨就要忍不住給他們下禁足令了。

但是三日激戰之中,這些年輕人們拿出來的成果,也讓荀羨感慨。

他們不但將荀羨所部常用的一些攻城戰術,從斥候戰到拔點戰,再到最後攻城先登,一一整理成冊,而且還直接寫上了將校們的名字,讓大字不識一個的軍中大老粗們受寵若驚,而且他們還在軍中辦前線小報、編演話劇。

這小報,報道的就是前線將士英勇殺敵的事蹟以及將領們如何身先士卒、做出了怎樣鼓舞人心的指示等等,寫完之後,考慮到軍中識字人數不多,他們還專門弄了一些插畫,連夜刻雕版、印刷,讓將士們看圖也知道我軍正連戰連捷。

因此極大地提振了士氣。

更不要說那軍中戲劇,更是杜英當初在關中用來提高士氣的老手段了。

參謀們原來愛看,現在來演,也算輕車熟路。

晚上輪流巡演,所到之處,叫好聲一片,甚至還有殺紅眼的將士,差點兒直接把扮演胡人、在臺上肆意作惡的參謀給打了的事故。

攻城戰,不只是守城方要承擔兵臨城下、大軍壓境的心理壓力,攻城方也一樣需要承擔從下向上進攻、傷亡幾倍於敵的壓力。

同時守軍居高臨下,視野更加開闊,攻城士卒每人負責一段城牆,自然也不知道其他地方的戰事如何,自己這邊以多打少卻又遲遲不見進展,難免消極。

所以士氣對於攻城方來說,其實相比於守城方更容易被消耗。

這些參謀們的活躍,顯然為荀羨緩解了這個問題。

但也讓荀羨很果斷的把這些傢伙的活動區域限制在了自己的中軍。

只讓他們遠觀,不可跑到前面冒險了,若是出了個好歹,軍中上下非得紅了眼要報仇不可,然而那就打亂了荀羨按部就班的攻城安排,反而容易出現破綻。

畢竟城中守軍的數量也不在少數,荀羨打的這麼穩,主要也是擔心露出破綻之後被守軍打一個措手不及的反擊。

“哈哈哈,知道這些傢伙有多難纏了吧?”謝萬人未至,聲先至,接著他的身影也躍入荀羨的眼簾,正手指著那些踮著腳眺望戰場的參謀們。

荀羨拍了拍額頭。

謝萬又笑了兩聲,見老友神色不對,這才施施然收起來笑容,翻身下馬:

“方才收到的傳書,大司馬已派前鋒八千,在徵虜將軍劉建的率領下北上,不日將抵達彭城。”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