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四七章 郗愔和司馬恬:真香(第2/2頁)
章節報錯
在這般大局下,郗家和司馬氏之間的“小矛盾”,也就不足為慮了。
不就是有造你家反的企圖麼,不算什麼。
譙王殿下自己,不也投靠了關中麼?
殿下又何故造反呢?
老和尚在默唸法號,其實也在心中唉聲嘆氣之餘,司馬恬和郗愔已經交換了一個眼神。
多少也都看明白了對方的心思。
司馬恬輕輕咳嗽一聲,打破過於安靜而顯得尷尬的氣氛:
“此部衙草創,日後還要仰仗兩位,攜手共進。”
“阿彌陀佛。”法潔大師高宣法號,以為應和。
郗愔則拱了拱手,含笑說道:
“願聽大王······”
“誒!”司馬恬趕忙伸手止住他的話頭,郗愔想要搞事情,他還想活呢,在這個地方怎麼能稱呼“大王”呢?
“身在王府,則行宗親之事。”對此,司馬恬早就已經想好了一套說辭,“身在部衙則行部衙之事,在其位、謀其政、履其職,所以此處沒有什麼大王、殿下,有的只是同僚爾。
因此今後當以表字稱呼,餘先冒昧稱呼一聲方回兄了,方回兄意下如何?”
郗愔倒是打了一個激靈,既是因為有點兒不習慣,也是因為他在這一刻已經能夠感受到,司馬恬是真的要和關中站在一起了,顯然這位譙王已經丟下了皇室宗親的名號,卻又堅定的扛起來為司馬氏謀求一條後路的重任。
為此,任何想要阻攔他的人,都必須要面對未知的報復。
郗愔不得不對此慎重一些,能夠配合司馬恬的,就不要沒事和他一較高下,所以當下他恭敬的說道:
“上官稱呼下官之表字,是為親切,下官稱呼上官之表字,則就是冒犯了,於禮不合。
都督既以宗教司掾史委派之,則餘當稱呼掾史也。”
司馬恬倒是也沒有料到一向對什麼都渾不在意,也懶得攪和的郗愔,竟然會如此放低姿態,心下受用之餘,也不由得感慨:
當自己變的同時,別人也一樣在變。
郗愔的改變,說明他也真的想要在關中體系下做出點兒名堂來。
方回兄,希望我們選擇的這條後路,是正確的。
至少現在看來,還挺香的。
最主要的原因,則是杜英並沒有因為他們敏感的身份而刻意約束他們的權柄,甚至都沒有派人橫加監視。
這種信任就令人很受用。
“當務之急,需要制定一套詳細的規程,什麼教派可以在關中開山立派,有需要遵循什麼樣的宗旨,不可違背何等約束。”司馬恬徐徐道,“此約束,最低也應當在關中奉行之晉律之上,不可更比律法鬆弛。”手機使用者看晉末多少事請瀏覽,更優質的使用者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