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八零章 想法逐漸大膽(第2/2頁)
章節報錯
——————————
挑燈時分。
親衛們輕手輕腳的點燃蠟燭。
站在輿圖前,杜英沉聲說道:
“此番步卒南下,我軍終於可以一擺之前被迫固守之頹勢。參謀司什麼看法?”
一名參謀上前一步:
“如今京口城防固若金湯,江上水師和我們配合得當,甚至整個京口外圍的拆遷重建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只要有半個月的時間,就能夠在京口城垣外圍初步形成一道新的外垣。
而之前的茅草窩棚,也都會被拆除,以避免引起火災或為敵人奸細放火破壞。
所以參謀司認為,守備京口,一如既往,但也已無須屯駐重兵於此,可分兵兩路,分別向西和向南奪取其餘州郡,以張肘腋、庇護京口。”
說到這兒,參謀忍不住看了一眼杜英。
杜英一直沒有向參謀司表明,此次戰鬥的最終目標是什麼,或者說想要達成怎樣的既定事實,所以參謀司現在也拿不定攻防重點。
“戰爭雖然是為朝堂決策服務的,但是當戰爭走向不同的時候,又能夠反過來決定朝堂。”杜英微笑著說道,“所以餘期望參謀司能夠拿出來可以改變朝堂決策的戰略方案和戰術佈置,而不是被侷限在之前決策的框架之中,無法伸展手腳。”
參謀們頓時露出激動神色。
都督這是在傳遞放開手腳打的訊號?
而與會的袁方平和韓胤,一時驚為天人。
剛剛都督說什麼來著?
朝堂?
這都已經開始自稱“朝堂”了麼?
這可真是······天大的喜事啊!
杜英好似並沒有察覺到自己的失言,示意參謀司繼續陳述計劃。
“我軍兵分兩路,一路向東,搶佔龍潭,此戰會有兩淮水師配合。另一路則向南,分兵奪佔晉陵,扼茅山、太湖一線,甚至還可前出吳郡,控江左魚米之鄉。”得到杜英明示之後的參謀,直接掏出了參謀司之前制定的最激進的方案。
袁方平和韓胤又是臉色一變。
好傢伙,你們以為在京口的是六萬兵馬麼?
就算是加上此時還在瓜洲渡沒有渡江,以及散佈在淮東各處州郡控制要衝的兵馬,也就是兩萬左右,而真正打算拿來出擊的,則是韓胤他們帶來的六千兵馬。
頂多再配上騎兵,湊個八千之數。
這個分兵方法,遇不到抵抗,自然是一路凱歌高奏,但是一旦遇到了抵抗,那就是兵敗如山倒,會引起不敢想象的連鎖反應。
尤其是此時貿然南下搶佔地盤,合適麼?
建康府那邊還打的熱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