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六零章 獻金刀(第1/2頁)
章節報錯
可以說,慕容儁的此次一意孤行南下,一開始就是有很多反對聲音的。
但絕沒有形成浪潮。
這也歸結於鮮卑人在之前南下河北戰鬥之中的“一路順風”。
入榆關、破冉魏、南下青州,他們一下子從之前蝸居渤海遼東、甚至還得打著遵從晉室的名號才能拉攏到一些流民的邊緣方國,搖身一變成為真正有能力問鼎天下的強大諸侯。
這自然讓鮮卑人成為了不折不扣的暴發戶,隨之而來的還有爆棚的自信心。
羯人,能把南蠻打的滿地找牙。
冉魏,能把羯人殺得一乾二淨。
那麼我們鮮卑能夠擊破冉魏,豈不是意味著,能夠把南蠻打的滿地找牙外加殺的一乾二淨?
所以慕容儁要南下,朝堂內外對此一開始也是秉持樂觀態度的,否則慕容儁也收攏不上來如此多的兵馬糧草。
結果誰曾料到,十萬大軍南下,現在卻落得這麼一個下場,更是直接把鄴城留守朝廷給推到了兩難的地步。
是仍然想辦法以舉國之力救援慕容儁,把陛下給撈回來而不計損失,還是乾脆一點兒,直接把這位也不怎麼靠譜的陛下給換了?
若是在太平時節,後一種想法基本上沒有什麼可行性。
但是現在是亂世啊!
亂世的好處,可不就是想要做什麼,只要還能隨便找到一點兒理由就可以做麼?做不做的成功,根本不是什麼悠悠之口所能決定的,看的就是哪一邊的人多,哪一邊的拳頭大。
之前沒有人提這件事,便是在互相等待,互相試探。
作為封家少家主的封孚,此時所能代表的自然是封家的態度。
他話說得好聽,要救援陛下,但是其實陰陽怪氣的,就差直接列陛下的幾宗罪了。
封家要站到吳王這邊了。
封孚這麼一表態,被震驚的不只是在場的文武,而且還有慕容令本人。
其實他剛剛丟出去的那些話,既是在發牢騷,也是在向下面的文武們傳達自己的一些大膽想法。
可是這也只是在慕容令腦海之中冒出來的一些萌芽罷了。
並不是他已經摩拳擦掌,準備直接把陛下給拉下馬。
現在封孚這麼陰陽怪氣的一說,反倒是把局面直接推進到了之前慕容令還真沒有料到的層次。
我剛剛想造反,怎麼你們就已經開始表忠心,準備大幹一場了?
真的只是······剛開始想想而已。
但下面的文武們也已經都躍躍欲試,慕容令頓時有一種騎虎難下的感覺。
因為很明顯,在這些文武們看來,上位者行事,肯定有他們的想法和打算,而聰明者的反應也定然有其緣故。
慕容令的發牢騷,在他們眼中,顯然已經有了幾分“吳王在借世子向我們吹風”的感覺,封家小狐狸的表態,則更像是在響應這種吹風。
當然,也有真正忠誠於慕容儁的將領,以及一些認為陛下不過是打了一個敗仗,我們就直接把陛下給廢了,實在是容易被恥笑的文臣們,臉上也都難免露出不悅神色,但他們在察覺到堂上氣氛不對之後,都趕忙換上和周圍同僚相差無幾的神情,一副義憤填膺,只等著世子一聲令下,便直接殺上皇宮的架勢。
而實際上,剛剛他們已經悄悄和幾個熟識的人確認過眼神,如果機會得到,那麼他們便會聯手平叛。
封孚的話音已經落下了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