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太平,朝廷也不能一直盤桓在江左。此地偏安,也只是當年暫時落腳之地,天下之中,尚在舊都洛陽。

所以臣已著人修繕洛陽宮室,懇請陛下擇選黃道吉日,還都洛陽、祭拜祖陵,告慰祖宗。”

這件事,杜英入朝之前提起,還只是漫天要價,而此時他已經掌控建康府,甚至橫壓江左,世家們再無脾氣,現在提起,那就不是開玩笑、也不是談條件了。

即使是小皇帝,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原本已經只剩下僵硬假笑的臉上,難免多了幾分惶然,將求救的眼神投向朝堂上眾人。

然而,並無任何人站出來表示反對。

以郗超為首的一眾秦王府屬官齊齊拱手錶示贊同,而那些原本還打算觀望的殘存官員們,哪裡還敢看戲?只恨不得能直接踹開前排擋道的同僚,自己先撲出去大喊“臣附議”。

“五十載恩怨,三代人戰火,如今若真能還於舊都,真乃潑天之功也!”有一個白髮蒼蒼的老官直接撲倒在地,淚流滿面。

“秦王功莫大焉,善莫大焉!”其餘的臣子們有樣學樣。

杜英有些無奈的看著做作的這幫傢伙,說那“風景不殊”的也是你們,喊著要“戮力王室”的也是你們,到頭來就差直接對著餘喊萬歲的,還是你們。

不幹活,只喊口號,我上······還真不行,這察言觀色、把握時機,也是本事啊。

還都之事,這些臣工們幫不上忙,杜英也沒有打算讓他們插手,秦王府上下自然能把一切都計劃好,而且這一切也必須要在秦王府掌控之中。

懶得聽這些奉承的話,杜英緩緩說道:

“諸位同僚的溢美之詞,本王心領了,唯望諸位日後在洛陽舊都,也能攘助本王、輔佐陛下,再成君臣佳話。”

君臣佳話,秦王還想要什麼君臣佳話?那必然是堯舜禹這上古先賢禪讓之佳話了!

杜英這句話的潛臺詞, 顯然是指,到了洛陽,諸位就可以準備上勸進表了,如今還在建康,也不用著急,免得打亂了節奏。

一眾臣僚無不會意,齊齊拱手行禮。

杜英笑了笑,勸進和三請三讓這些流程還是要老老實實走一圈的,而在這種事上推波助瀾,朝堂上的這些老狐狸顯然比秦王府的一眾莽夫們更合適。

現在也算是給他們吃一顆定心丸,表示秦王在未來還有用得到你們的時候。

小皇帝大抵也是品味出了箇中意味,臉色陰晴不定。

不過杜英也沒有在乎皇帝的想法,徑直把話題切入了下一個,如何招撫、平定交州。

這關乎到未來開展海運貿易,甚至還有下南洋開拓疆域,所以杜英也要定一個基調:

朝廷一時半刻可能顧不上交州,但絕對不能放養交州。

朝堂上這些臣子對交州的熟悉程度自然勝過生於北方的杜英,此時也正好聽一聽他們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