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六六章 東風壓得倒西風(第1/2頁)
章節報錯
“不得不承認,你們的計劃如果能夠實施的話,的確令人頭疼。”杜英笑眯眯的看著盧常,“一旦切斷我軍糧道,則我軍從關中萬里轉運,損耗頗多,也的確如你們所料,連年戰事,關中的糧草也支撐不住這般揮霍。
而從本地就地徵糧,又會引起百姓的不滿。我軍一直打著照顧平民百姓的旗號,糧草也多半來自世家手中,現在又要收取百姓糧草,百姓不解和怨恨之下,說不定真的會響應你們的號召。
再加上一群道士和和尚都冒出來振臂高呼,把那些神神鬼鬼的疊加在一起,百姓們說不定更加相信司馬氏依舊是天命所歸。
奈何呀,奈何!”
盧常一言不發。
時也命也,又能怪誰?
杜英則接著說道:
“若是汝願意將具體細節,包括吳郡、吳興等地的情況和盤托出,那麼本王也能夠保你全屍,不會和其餘叛賊一樣懸首城關,並且不會為難你的家人,可要三思。”
盧常依舊不作回答。
“唉,反正進了六扇門,該說的你還是會說的,不過你的家眷,可一定要藏好啊,餘觀這秦淮兩岸,青樓楚館的,近期生意似乎並不怎麼景氣······”杜英喃喃說道。
“說,我說······”也不知道腦海之中是不是浮現了諸多不忍見之畫面,盧常終於繃不住了,頹然嘆道,“餘所知也,願告知秦王,只請秦王能夠手下開恩,禍不及家人。”
“本王言出必行。”
————————
家主褚歆正在大司馬門外的等待著。
褚家,太后親族也,作為這一任的褚家家主,褚歆無時無刻不在幻想著能夠憑藉這太后的關係振興褚家,奈何他之前投靠司馬昱,並沒有得到重用,地位甚至還在蔡系、何放二人之下,後來索性又和謝安眉來眼去,畢竟咱褚家也是正兒八經豪門不是?
但是謝安早就已經看出來褚歆是難成大事的世家紈絝。
(注:第一二一四章)
所以一直以來對褚歆也是不冷不熱,褚歆願意悄悄然傳遞出來一些大司馬府的情報,謝安坦然受之,但若是想要從謝安這裡獲得什麼提攜,那真是想多了。
被謝安白女票這麼久的褚歆,心裡自然是不爽的,但是他又擔心司馬昱早就已經看出端倪,因此只能更加搖擺不定,徹底成為中立派,逐漸和原本自己羨慕嫉妒、想要仿照的庾家走到了一起。
都屬於想要藉助皇族站穩腳跟、卻不受重用,想要依託世家重整旗鼓又不受待見的那種,同病相憐。
不過這種沒有站隊的行為,反倒是讓褚家和庾家在昨夜的第一輪清洗之中僥倖活了下來,他們因為沒有和何家、蔡家等首當其衝的家族同流合汙,所以還真沒有什麼罪過在身——說難聽點兒就是之前人家吃肉,甚至連湯都不打算給你喝一口。
隨即,太后撤簾的訊息傳來,讓鬆了一口氣的褚歆,如遭晴天霹靂。
本來城府就不深的他,幾乎一下子亂了陣腳,沒有了太后的支撐,褚家哪裡還有半點兒未來?
五斗米道的出現,讓褚歆就像是落水之人一下子抓住了救命稻草,若是此事真的能成,那還政司馬氏、逼退杜仲淵,這天下不還是褚家太后垂簾聽政的天下麼?
所以褚歆幾乎沒有絲毫猶豫就答應了,並且按照盧常的安排,一邊在家中聚集部曲,一邊入宮求見太后。
顯然後面這個舉動,若是成功,自然可以向太后通報他們的計劃,並且讓太后在宮中伺機配合,而若是不成功,使褚歆被堵在門外,那自然可以直接聲稱杜仲淵隔絕內外、挾持聖上和太后,意欲謀反。
因為已經有了曹孟德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先例在,這話說出來可信度還是很高的,這也就會導致盧常等人擁戴司馬昱起事也更有可信度——皇帝都已經被挾持了,我們讓會稽王主持公道,情理之中吧?
當然,這樣做,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導致褚歆身首異處,畢竟秦王麾下最不缺的就是莽夫,此時坐鎮大司馬門的還是鄧羌,那屬於莽夫之中的莽夫。
但褚歆就是料想到這些,也顧不上那許多了。
不拼一把的話,褚家也沒有什麼崛起的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