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二零章 河西會盟,世家和解(第1/2頁)
章節報錯
永初五年,春。
涼州,酒泉城。
旌旗招展,營寨林立。
象徵著大秦皇帝的龍旗佈滿城頭和原野。
小小的酒泉城已經有很多年沒有這麼熱鬧過了。
杜英在涼州刺史顧淳的陪同下,登上酒泉城樓,向西眺望。
大隊的人馬正逶迤東來。
杜英伸手指著那車馬隊伍說道:
“昔年冠軍侯在此征服匈奴,開疆河西,從此直通西域,在此以御酒宴請三軍將士。
如今朕也來此酒泉城,是會盟烏孫,接受烏孫內附,其功可比肩冠軍侯乎?”
“天下素來以和為貴,而不以戰為貴。因此陛下雖非征服異族之第一人也,但所能比肩者,漢武也,非冠軍侯也。”顧淳笑著說道。
杜英頷首,應下了這個奉承:
“記者都已經就緒了?”
“自然。”
“會盟之後,要立刻透過報紙,把這個訊息傳遞到漠南。”杜英接著說道,“烏孫不是重點,重點是漠南各部。”
“明白。”跟隨的禮部宣傳司立刻應諾。
杜英方才看向身邊的顧淳:
“卿家主政涼州也已經很多年了吧?”
“自陛下起兵於關中,就是涼州刺史。”顧淳趕忙謙虛的說道,“本事稀鬆,戰戰兢兢,經年未有寸功,讓陛下失望了。”
“既然已經是從龍老臣了,這些謙虛來謙虛去的話就不要多說了,汝在任上有沒有功勞,朕也都看在眼裡,不是愛卿說了算的,而是監察司說了算的。”杜英笑道:
“因為汝侄兒在交州刺史任上,所以讓你在這裡多蹲了兩年,以免總有非議。會盟之後,可調入京師了。”
顧淳頓時大喜,涼州雖然是東西交通要道,商貿發達,物質生活上什麼也不缺,但是這天氣和風景讓出身江南的顧淳的確有些不適應。
之前顧淳就心裡清楚,顧昌作為顧家的代表,領交州刺史,實權在手,自己這個涼州刺史就很難有提拔的空間了,因此心態早就已經放平,年輕一輩們爬的更高,年老的自然要讓路。
但是現在杜英打算提拔他,這單純是因為顧淳這些年的功績麼?
顧淳自然不相信。
這更像是已經打壓世家這麼多年的陛下,在釋放一個緩和的態度。
那些被壓著難以提拔、不得不給一些寒門弟子讓路的世家子弟們,顯然也終於看到了曙光。
杜英當然明白自己在做什麼,提拔顧淳,就是讓看上去公正,但是實際上也的確在壓制著世家的人才選拔和晉升制度徹底迴歸正常。
四五年過去,世家的田地多半已經被瓜分,官場上的關係網也多半已經四分五裂,那些門生故吏經過多年的考核、篩選、調任,多半也已經天各一方,相互之間的聯絡早就已經中斷。
可謂是滄海桑田。
此時世家子弟再次正常步入官場,所看到的已經是同樣成長起來的寒門子弟甚至是尋常布衣,而那些可以和他們官官相護的同儕、長輩們,也都已經無從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