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一三章 禪讓(第2/2頁)
章節報錯
而果不其然,這才百年,他的後人又站在洛水邊,就像是那曾經惶恐不安的前朝宗親一樣,眼看著國祚就要拱手讓人,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命運又會是什麼。
眼前的這個年輕卻威武異常的秦王,到底會和無數的先人那樣遵守誓言,還是也只是放一個屁?
此時此刻,小皇帝在心中突然升起對那位帶著司馬氏走上潮頭之人的怨恨。
當年他所做的一切,如今又在洛水邊重演。
這是不是上蒼對司馬氏的責罰?
如果是的話,那為什麼又應該是自己來承擔?
畢竟他都還沒有親政多長時間啊。
小皇帝委屈、憤怒、不甘,卻也只能都化作彷徨。
杜英微笑著說道:
“陛下放心,臣是守信之人。”
小皇帝默然,按照既定的流程,點燃三炷香,向洛水和上蒼的方向祭拜。
天壇之下,禮官已經宣讀詔書:
“······茲有秦王,還定舊都,匡扶社稷,功莫大焉。允文允武,德行兼備,忠孝雙全。朕才疏學淺,難當大任,願效仿三代之舊事、成萬古之佳話······”
高臺上,小皇帝摘下頭上的冠冕,放在盤上,同時舉起桌案上的另一個托盤,上面擺放著那一方象徵著君權的傳國玉璽。
他直接跪倒在地,將托盤高高舉起:
“臣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萬歲。”
杜英看著那方玉璽。
從和氏璧到傳國玉璽,它見證了太多的風雨滄桑,鑲嵌了黃金的一角在陽光下熠熠閃光。
這玉璽是中朝覆滅的時候流轉入胡人手中,後來為武悼天王所得,慕容氏南下,冉閔差人求援東晉,送上玉璽以表誠意,這玉璽方才迴歸司馬氏手中。
因此也可以說完整的見證了自五胡亂華以來的腥風血雨,被不知道多少胡漢豪強把玩在手中。
而如今,這象徵著天命的玉璽,傳遞到了杜英的手裡,也代表著天命再一次落在了一個新生的、大一統王朝身上。
高臺上,大風不止。
似乎是一個個英雄豪傑、梟雄奸賊,次第走馬過此。
高臺下,洛水奔流。
大抵有不知數尋常百姓、慷慨壯士、薄命紅顏,皆化作浪花東去。
“浪花淘盡英雄啊。”杜英輕聲說道,從小皇帝的手中接過了玉璽,輕輕摩挲了一下,並無留念,放在桌上,又將小皇帝攙扶起來。
旋即, 他走到高臺邊,面向千軍、萬民的方向。
無數的目光此時也都匯聚在他的身上,但是旋即都低了下去。
黑壓壓的身影若浪潮一樣拜倒:
“吾皇萬歲,萬萬歲!”
天空中,陰雲逐漸遮蔽了日光,似有黑龍當空咆哮,為新王的登基道賀。
————————
永和十四年十月廿五日。
都督中外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使持節、秦王杜英,於晉都洛陽,受晉帝司馬聃之禪讓,繼承皇位。
改國號為秦,改年號為永初,封司馬聃為山陽公。
此時,距離永嘉之亂,已經過去五十多年了,距離晉朝創立,也過去了九十多年。
洛水依舊奔流,但洛水岸邊,倏忽百年,換了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