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八五章 世家入見,指明方向(第2/2頁)
章節報錯
韓胤愣了愣,既然條件已經惡劣如此了,世家還憑什麼傻乎乎的南下?
杜英微笑著說道:
“對於世家而言,這江左肯定是待不住了的,他們現在屬於前朝餘孽,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要被掃入垃圾堆的老古董,之前本王沒有對他們動手,不代表之後不會動手,他們應當心知肚明。
而且就算能夠乞求到一時的和平,之後江左土地肯定都是要重新丈量、分發給百姓的,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漸漸地被周圍的百姓田產所包圍,曾經世家和百姓之間是主僕、是奴役的關係,現在一下子變成了鄰居,易位而處,爾可願意居住在此?”
大家身份都一致了,所以當年的種種仇恨定然都要報的,或許並不會透過直接刀刀見血的方式,但是今天刨你幾株糧食,明天打你家的狗,後天對著你媳婦吹口哨,這些都是難免的。
世家們對此還只能忍氣吞聲,誰讓他們是代表著曾經世家制度的餘孽呢?從前人到自己這一輩的債,自然都得要還。
要是敢於反抗,說不定老百姓們就聯起手來,把“世家殘害百姓”這頂帽子直接扣在你的頭上了,哪個世家聽了不得瑟瑟發抖,保不齊明天朝廷的火炮就架在門口、查抄的官吏在摩拳擦掌了。
惹不起,自然躲得起。
其實杜英也給了世家很多選擇,世家子弟多半文化素質過硬,新開設的諸多書院、私塾都有他們的容身之地,只要不在裡面宣傳什麼老舊思想就可以——當然在這上面,老百姓們比官府還敏感,要勸說他們回到之前那種做牛做馬的生活,他們第一個不幹。
除此之外,世家也可以加入到墾荒、北還的隊伍中,當然一旦這樣做就意味著在新的地方完全重新開始了,世家們自然不樂意,但是杜英可以幫助他們樂意。
此次查抄的世家財產充公、人丁全部押解北上,到了北方重新分配田地,過不了幾年,他們也就泯然眾人矣。
當然,對於那些之前和都督府眉來眼去、暗戳戳已經有關係了的世家,諸如顧家、阮家這些,哪怕之後杜英南下的過程中,他們也因為種種原因曾經出爾反爾,杜英念在往日的交情上,也不會這麼殘忍,可以給他們更多的路子走。
嶺南,就是一個選擇,而他們也可以帶走自己的家產,並且獲得朝廷的幫襯。
想明白箇中環節的韓胤,微微頷首,若是能夠有世家出身的大批人跟著自己的軍隊南下,那麼在嶺南他也不是獨木難支。
“讓顧昌進來吧。 ”
顧昌進來後,杜英也不跟他客氣,也沒有那個耐心向韓胤解釋那般一條條分析,直接丟擲了讓江左世家南下嶺南的想法。
顧昌愣了愣,驚訝於秦王的開門見山,又猶豫於秦王所開出的條件。
如果不是這裡真的呆不下去,誰又會願意背井離鄉?
其實顧家如今的處境還算是不錯的,吳郡富饒,基於此,雖然一下子誕生了四大世家,論世家群體的規模和影響力幾乎僅次於當年的潁川世家群體,但是依舊能夠保證本地百姓的生活質量。
這也是為什麼陸家和朱家想要謀反,不少百姓隨之響應,平時世家吃肉、他們喝湯,也能夠喝的滿腹油水啊。
所以顧家站隊成功之後,倒是並沒有從顧家佃戶那裡感受到多少排斥和不滿。
不過杜英也知道顧家的現狀,為此他所開出的條件,和其餘尋常世家又不相同。
交州刺史?顧昌面露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