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如今七國爭強,鄯善吞併周邊的且末、若羌、精絕等國,獨佔大漠以南,因此想要掃蕩西域南部,務必要攻破鄯善。

現在有了新式火器,橫穿沙磧、抵達鄯善,並且攻破城牆,並非不可能。”

“讓鄧伯夷去獨領一路,可行。”杜英頷首,“看來幼子是打算親領北路了。”

“不錯,北路沿途城鎮,水草豐美、牛羊眾多,人丁也更多,從高昌到焉耆,再到龜茲,無一不是西域重鎮,如今也是國別林立、各自為政。

若想要依次攻打下去,只怕很可能讓這些小城有唇亡齒寒之憂,最終聯手防備我軍。屆時我軍勞師遠征,一旦遷延日久,對朝廷也是負擔。”桓衝解釋道,“因此和歷年征伐西域一樣,對付這些小國,屬下認為以降服為主。”

西域這些小國,中原王朝來了,多半就乖乖投降,等到中原王朝勢力衰退,那就關上門各過各的。

不愛打仗,也沒啥忠心。

現在中原一統、大軍出塞,可想而知他們定然選擇望風而降。

因此對付西域,中原王朝素來需要頭疼的,都不是如何才能戰勝敵人,而是如何才能建立長久的統治。

“之前大王和王尚書討論的在草原上修築城寨之事,屬下也收到了大王的傳抄,大王的意思是在西域也設立一處處城寨,沿途守備,如同長城烽火?”桓衝接著問道。

“可行?”

“目前出征西域的兵馬人數,可能不太夠。”桓衝有些猶豫,不過他也知道杜英能夠放手讓他帶著數萬兵馬,還有新式火器出塞,定然已經頂著很大的輿論壓力,所以不好在人數上再做過多的要求,“但若是能夠將這些兵馬悉數留在本地屯墾,繁衍生息,且同本地百姓通婚、往來無界限,那麼十年、二十年,或許真的可以做到。”

想要掌控住一個胡人橫行的西域,依靠的還得是漢人的屯墾和雜居,杜英對此心裡有數,緩緩說道:

“無妨,我們最不缺的就是時間,而想要徹底征服一片土地,所需要的也正是時間。

久久為功,或許這不只是一代人的努力,但只要直奔著這個目標去,那麼自然是能夠做到的。”

桓衝拱了拱手:

“那對於西域各國, 如何處置,還請大王示下?”

“願意朝貢投降的,自然也不能破壞了西域這千百年來的規矩。”杜英斟酌說道,“而不願意投降的,直接破城滅國就好。

但不管是怎麼得來的城池,後續的新政、商貿、書院等等都要儘快跟進,讓本地的百姓以學習漢家文化為榮,以操持漢家語言為榮,同時藉由商貿,讓中原的貨物儘快進入西域市場,價格還不能抬高,令其無論達官貴人還是尋常百姓,都因著漢家衣衫、用漢家器具而自覺高人一等。”

“屬下明白。”桓衝應道。

杜英接著伸手指了指西域的北側:

“而且拿下西域之後,從此地向北,或向東北,說不定就已經能夠探查到草原部落的蹤跡,未來王師肯定是要北出草原的,所以在西域也不可只矚目於屯墾,向東北配合中原兵馬夾擊草原,也是未來會交給你們的任務。

到時候本王所期望看到的,並不是今日出徵西域的這些將士再持兵戈,而是一支以我軍為骨幹,集結西域各國兵馬的大軍,能夠從此橫行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