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二八章 謀士和主公(第2/2頁)
章節報錯
青州的這些兵馬多半也都是跟著桓溫南征北戰的老卒,若不是杜英的親衛騎這種從戰力戰術再到裝備都毫無破綻的絕對精銳撐場子,關中軍隊的斥候沒有那麼強悍,否則這一仗也不用打了,杜英直接帶著關中王師橫掃青州即可。
因此現在杜英一下子把佔據優勢的斥候給撤回來了,青州軍隊那邊肯定隨即就能意識到,事出反常必有妖。
關中要麼是調動兵馬、無力維持這樣的斥候戰,要麼就是想要示敵以弱,引誘青州軍隊深入,抓住機會聚而殲之。
既然杜英的大旗還在,那麼顯然後一種可能性更大。
易位而處,如果杜英作為此時青州軍前鋒的主將,不管相信哪一種可能,都只能暫時採取步步為營、緩緩推進的策略。
至於進攻陳留?
現在把主力都擺在了陳留,蓄勢待發的敵軍直接從虎牢關裡殺出來了怎麼辦?
這自然就拖住了敵軍,讓其不敢貿然深入,也不敢強攻陳留。
“虛虛實實,若是為青州軍勘破,又應該如何?”杜英接著問。
這就是謀士更喜歡的主公了,不但願意詢問並且遵循你基於大量的現場資料給予的計策,而且還會發揮主觀能動性,主動深入研究問題。
權翼微笑著回答:
“這個過程總是需要時間的,其若是想要直接強攻虎牢關,那麼此時關內的兵馬並非沒有一戰之力,而關中後續的援兵趕到了之後,都督甚至可以憑藉敵軍對我兵力薄弱的既有印象,打其措手不及。
而若是直接退回圍攻陳留,那都督更是可以直接出擊,和陳留守軍裡應外合,破敵於陳留城下。”
敵人認為我強大的時候其實我很虛弱,敵人認為我很虛弱的時候卻是反過來。
權翼的策略其實就是打了一個資訊差。
可多少戰事的勝利就是因為這資訊差呢?
“善。”杜英頷首,旋即沉聲說道,“話雖如此,但餘仍有擔憂,此次桓溫舉大軍而來,是否真的會如此輕鬆就能應對?”
權翼說的輕飄飄,似乎敵軍已經被玩弄於股掌之中,這讓杜英都難免懷疑,是不是把一切想得太簡單了。
權翼當即解釋道:
“大司馬在第一步就已經走錯了,其不應該分兵兩路進攻枋頭和陳留,這是貪得無厭且難以取捨的表現。
關中的兵馬雖然沒有大司馬麾下那麼多,但是那是因為在河洛、河北等地各有分佈,無法彙集,結果現在大司馬卻主動放棄了其兵力眾多的優勢,分大河兩岸進軍,既想要能夠牽制住我河洛軍,又想要趁著河北軍和河東軍被鮮卑人牽制的時候,直接敲掉枋頭。
殊不知這樣最終也會把他的優勢分化掉,使得大司馬無論在哪個方向上進攻,都難免會遇到高大的城塞以及城中甚至都不知道具體人數的敵軍,何其難矣?
所以大司馬本來應該做的,就是在濟水建立防線,在陳留外廣佈斥候,防止和牽制河洛、睢陽等地我軍,同時以大軍直接壓迫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