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三四章 第三次見面(第2/2頁)
章節報錯
“哎呀!”新安公主趕忙竄下來,飛也似的披上衣服,又想起來什麼,扭過頭在床上摸啊摸,“這個臭夫君,把肚兜扔到哪裡去了?!”
疏雨看著這一幕,想到昨天晚上明明是有的人自己麻溜的扯開繫帶隨手一甩,摟著夫君的脖子就想喂他,一時間竟不知道是不是需要為自家公子鳴冤。
等新安公主翻了好幾遍被褥,終於在枕頭底下蒐集齊了裝備,簡單洗漱之後,連脂粉都來不及用,緊趕慢趕衝到前堂上的時候,杜英已經坐在上首,看著下面恭恭敬敬行禮的朝廷使者,聲音之中也難免多了幾分感慨:
“這應該是你我第三次見面了吧?”
朝廷派來的使者不是別人,正是倒黴的蔡系。
關於讓誰來出使、邀請杜英入朝這件事上,朝堂上自然也是互相推諉,這種保不齊就會被杜英直接砍了腦袋祭旗的任務,大家自然是不想接的。
而大司馬府那邊的官吏倒是不介意接了這個任務,好光明正大的過來看看大司馬還活著沒有——大司馬若是出了什麼“意外”,比如背後連中八刀被判定為自盡,那他們還真的擔心一下自己的未來,會不會杜仲淵一時的拉攏只是惺惺作態,事實上依舊笑裡藏刀。
但是朝廷自然不可能同意這種放虎歸山的行為,讓你們大司馬府的人代表朝廷去了,怕是連朝廷的底褲都要抖落的一乾二淨。
所以司馬昱無奈之下環顧周圍,既是自己信得過的,而且還有這方面經驗的,蔡系自然是不二人選。
之前蔡系就曾經代表朝廷出使,雖然當時的主要目的是拖延時間,為朝廷在荊州戰場上調兵遣將爭取機會,但是不管怎麼說都是和杜英打過交道的。
(注:第一八五八章)
只不過那一次大家都沒有什麼誠意,隨時都打算在戰場上見真章,所以禮貌的拉扯幾句,相互交換了意見,也就作罷了,但是這一次不一樣。
朝廷派人請杜英入朝,無疑已經等於承認杜英之前所說的“奸佞作祟”、“清君側”之類沒有幾個人相信的話都是正確的,也代表著朝廷向關中都督府低頭,承認自己的失敗。
一旦這事宣揚出去,那些還在觀望之中的騎牆派,自然會一股腦的直接倒向關中都督府,而朝廷還沒有直接任人宰割,卻也已經相差不遠了。
曹操與漢獻帝、司馬懿與曹芳之舊事已成,之後會發生什麼,大家心裡都有數。
所以蔡系此次前來,姿態要放低,而且還是求著杜英作為勝利者進入建康府,那自然是要多憋屈有多憋屈。
再加上蔡系之前和杜英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曾經大言不慚的喊出來了什麼“蔡與馬,亦可共天下”,第二次見面的時候,雙方未能達成一致、拂袖而出,結果現在第三次見面,就差直接跪拜了,這種羞恥感,簡直能要了老命。
但是會稽王已經選中了他,一眾同儕、同僚們也都齊刷刷的表示贊同,蔡系自然沒辦法推諉,硬著頭皮來了。
此時站在大堂上,聽到杜英這麼詢問,往事依稀,又泛上心頭,只好尷尬的點頭:
“昔年不知英雄面目,出言不遜,請郡公莫要見怪。”
杜英頓時哈哈笑道:
“爾也知是大言不慚便好。”
蔡系被噎了一下,只好訕訕笑道:
“如今郡公收拾山河、驅除胡虜、剷除奸佞,居功甚偉,朝堂上下無不因郡公之豐功偉績而振奮,特請郡公入朝議政,匡扶社稷。
為此,朝廷願意表彰郡公及都督府之功績,特冊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