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謝奕這麼一開口,桓溫就很清楚,他還是自己無比熟悉的謝無奕。

風雨滄桑,隨風而變人有很多,但謝無奕的赤子之心似從未變過。

謝奕看向他旁邊的羅友,羅友也知道塵埃落定、於事無補,倒也豁達,對著謝奕拱了拱手。

“仲淵很賞識你的,留著有用之軀,天下還大,有用武之地。”謝奕笑道。

羅友愣了愣,自己曾經代替病重的桓溫主持三軍,被杜英惦念也在情理之中,不過······他忍不住看向桓溫,若是這兩句話就能讓他打算改換門庭,那他早就在之前的某一天投降了,何至於跟著桓溫顛沛流離至此?

桓溫輕笑道:

“汝還年輕,理當如此。餘和杜仲淵之間,並無什麼華夷之別,改換門庭,順勢而為,否則還真的要給這司馬氏和大司馬府陪葬麼?”

羅友心思雜亂,默然不語。

謝奕轉而看向自己的親弟弟。

謝石一攤手:

“阿兄,我真的想幫三兄的,看來是沒機會了。”

自家幾個弟弟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堅持,二弟從文,三弟從政,四弟從武,目前或是有所小成,或是已經達到了頂峰。

五弟看上去吊兒郎當,但幾次出使關中,也已經展現出了其待人接物上的長處,若入都督府,一定是會被杜英安排在通事館的。

不過謝奕也沒有打算強迫他做什麼,想來杜英也一樣不會這樣做。

“你三兄執迷不悟,有他的堅持,隨他去吧。”謝奕回答,“你我兄弟也已經許久未見,戰場上刀劍無眼,還能囫圇見到,已是上蒼垂青,明日同萬石一同飲酒,共訴別情。”

謝石哈哈笑道:“我都聽阿兄啊。”

桓溫則看向謝奕身側的朱序:

“早知今日會折在你軍中,當年就不把你派給杜仲淵了。”

在關中的時候,桓溫派朱序去杜英軍中,支援、教導、協助和聯絡,當然也未曾沒有監視的作用,結果最後朱序變成了關中軍隊的元老人物,而且他現在年紀也不大,有的是大好前程。

“將軍,時也命也,沒有朱序,或許還有張序、馬序。”朱序微笑著拱了拱手。

桓溫回答:

“不過今日天下沒了桓溫,只盼沒有張溫、馬溫也!”

——————————

杜英和桓溫一個坐在上首, 一個負手站在營帳正中間。

杜英嘆道:

“大司馬讓餘一陣好找啊,還請入座吧。”

桓溫環顧一圈:

“何處是我座?餘未曾見。”

“放肆!”苻黃眉、鄧羌等非江左出身的將領自不會跟他客氣。

杜英笑著指了指自己一側的位置:

“大司馬戎馬一生、功勳卓越,昔年對餘又有提攜之恩,沒齒難忘。此位如何?”

桓溫這一次沒有抬槓,施施然落座:

“驃騎將軍能有今日,餘也不過是小小功勞,當不得如此掛念。要殺要剮,悉聽尊便,無須糾結,若是有餘昔日舊部下屬反對,餘會幫著將軍勸說,免起爭執。”

杜英笑道:

大司馬豪邁,更勝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