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一七章 又是四面楚歌?(第2/2頁)
章節報錯
戴施臉色大變,三支兵馬在人群裡橫衝直撞,自己如何招架得住?
這些朝廷新兵願意聽從戴施的命令,主要還是因為他們在這遠離家鄉的地方初次上戰場,六神無主,聽從戴施的命令也是他們潛意識中的順從。
但是當恐懼已經壓過了戴施的命令,他們也開始漫無目的的向自以為安全的方向亂跑。
以至於鄧羌和沈勁等人一時間都有些茫然,不知道應該向什麼方向追擊,只能重新分為四五人一組,四散開來,追殺逃散的敵人,而因為有大量的敗兵在營帳之間亂竄,沒有多少廝殺的意志,但是人直接竄出來也很嚇人。
所以鄧羌他們也只能潛下心來收拾這些敗兵。
戴施也用這種包括他自己在內,誰都沒有料到的方式,硬生生的用一群敗兵阻擋住了關中軍隊的包抄。
而也就是趁著雙方在營寨中藉助混亂的地形糾纏的時候,桓溫的大軍已經正面撞上了謝奕的中軍。
謝奕居中,謝萬指揮前鋒在最前面,朱序帶領河北軍在北側,荀羨帶領除了鄧羌、平松之外的青州軍在南側,齊齊迎上。
說實話,強攻眼前這個已經森嚴壁壘的營寨,謝奕也有些吃力,畢竟火炮沒有跟在身邊,關中軍隊發起攻堅戰真的有點兒束手束腳,將領們都不願意承擔太大的傷亡。
這也是一支軍隊開始向重火力化過渡之後自然而然會出現的情況,尤其是關中軍隊本來就奉行精兵強將,軍隊中根本沒有炮灰的編制,此時讓誰頂在最前面付出不是很有必要的犧牲,自然都不願意。
畢竟桓溫也跑不掉了。
現在桓溫直接放其營寨,全力突圍,反倒是正中下懷,讓正在糾結進攻營寨值不值的將領們一下子來了鬥志。
桓溫在營寨南側的佯攻,的確牽制了青州軍的注意,平松帶著一群剛剛完成整編沒有多久的胡人,能不能擋住桓溫的強攻,實際上荀羨心裡真的沒把握,所以青州軍其餘步卒也一直在靠南的位置上列陣。
這就導致謝奕中軍和青州軍之間出現了一處並不算大的空隙,但兩軍結合部本來就是很容易讓其首尾不得兼顧的弱點,現在甚至還主動露出了空隙,桓溫自然顧不上其他,全軍直奔此處。
謝奕和荀羨顯然也嚇了一跳,桓溫之前在營寨中固守的姿態不似作假, 之後在營寨南側突圍看上去也的確是尋找薄弱處,所以他們還真的沒有料到桓溫會選擇東側、正面為突圍的真正方向。
不過謝萬已經帶著六千步騎嚴陣以待,桓溫動,其也跟著動,步騎直接向南行進,橫在道路上。
與此同時,荀羨匆匆帶兵北來,右翼的朱序也從北南下。
只要謝萬能夠擋住桓溫,那麼荀羨和朱序南北夾擊,這口袋陣就形成了。
馬背上,桓溫也看到了對面變換的軍陣,心思沉靜如水。
西岸的戰敗,他已經從望樓上看到了,八公山的失守,謝玄也沒有打算遮掩。
桓溫此時無從探究西岸戰敗的緣由,但已經確定,自己再不走的話,這裡就是絕地,就是屬於他的四面楚歌!
楚歌,楚歌,桓某起家於荊州,應楚國之運,而現在又是兵敗兩淮,怕不是還要再走烏江,何啻於那西楚霸王?
桓溫顯然並不打算屈服於這命中既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