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一八章 謝萬的阻擊戰(第1/2頁)
章節報錯
巴蜀,桓溫賭對了、一夜成名;關中,桓溫棋差一籌、步步落後;昆陽,桓溫大敗虧輸、卻又起死回生。
命運啊命運,已經不止一次和他開玩笑,讓他經歷起起落落。
而這一次,他不相信什麼狗屁的命運,只相信自己認準的方向。
催馬,此時的桓溫,似乎不是什麼南郡公、大司馬,而只是一個提槍躍馬的騎士。
一如他馳騁沙場、當先殺敵的少年時。
不相信命運、不再於關鍵時候瞻前顧後且計較得失的桓溫,率軍強攻。
而在他的前方,他的對手,那個也曾經年少萬兜鍪、率軍蕩兩淮,最終卻名聲掃地的謝萬,也已經不是曾經的謝萬了。
意氣飛揚、跋扈無雙的少年,經過兩淮、青州的戰事,已經歷練的格外沉穩,他和將士們同吃同住,瞭解將士們在亂世中艱難掙扎的苦楚和悲傷,他已經不再是一個紈絝子弟,而是合格的主將。
這一場即將爆發的戰鬥,似是桓溫臨陣背叛自己一貫行事思路和方式的一戰,又是謝萬證明自己已經和以往不同的一戰。
輕騎飛掠,謝萬率領三百騎兵脫離自己步卒,率先抵達桓溫突圍的必經之路上。
朱序、謝奕和荀羨等人正在迫近,留給桓溫的道路已經越來越窄,桓溫不可能越過謝萬,而且他也沒有打算越過謝萬。
對面的謝字將旗飄揚,用排除法,桓溫也知道當面的是誰。
謝奕用兵魯莽,但是有時候莽夫的打法的確令人害怕。
謝玄用兵靈動,年輕人似乎總是充滿奇思妙想,能夠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現並且給予致命一擊。
相比之下,謝萬似乎除了差點兒搞砸了一次北伐之後,並沒有任何的長處。桓溫不知道謝奕為什麼會選擇讓謝萬來充當前鋒,或許換成荀羨的話,桓溫真的會全神貫注,那的確是值得桓溫重視和尊重的對手,可是換成了謝萬,桓溫只想著自己能否儘快突圍!
上萬步騎簇擁著桓溫的將旗,一頭撞過來。
他們對面的那點兒關中騎兵,看上去是那麼的單薄而弱小。
但關中騎兵依舊義無反顧的發起衝鋒,就連桓溫也不得不在這時候暗暗讚歎一聲謝萬的勇氣,但是很快,桓溫就愣住了,因為那三百騎兵眼見得就要衝入軍陣,卻臨陣一個側身,人馬堪堪調轉方向,竟然直接從桓溫的軍陣前方擦了過去。
這樣虛張聲勢還不算完,這些騎兵根本沒有準備馬槊、橫刀以發起進攻,而是上好弓弦,此時打馬而過,手中的強弩齊齊發出,直接射向第一排的朝廷士卒。
數百支箭矢直接撲入挺起來長槍打算應對騎兵衝擊計程車卒們胸口,讓這些朝廷士卒猝不及防,應聲倒地。
後面的盾牌手這個時候才反應過來,心中大罵著不講武德、上前掩護,而一些校尉和仗主眼見得箭矢還有可能有一輪,而且也不可能讓敵軍騎兵在陣前這樣來去自如,所以自作主張、或者說潛意識的下令,讓弓弩手散開以射住陣腳。
“不要放箭,走,直接走!”桓溫看到這一幕,心猛地跳了一下,甚至都來不及給傳令兵下令,直接大吼。
很明顯,謝萬來這麼一下,就是讓朝廷兵馬如臨大敵、展開隊形,自然也就達到了拖延時間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