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一六章 我不尷尬,尷尬的就是你(第2/2頁)
章節報錯
戴施狼狽的就地一滾,又有兩支長槍次第戳刺過來,讓他一時間甚至都不敢起身,連續滾過了足足一兩丈遠,直到其餘朝廷士卒匆匆趕來救援,和那長槍兵戰作一團,戴施方才起身,看了一下已經亂糟糟的衣甲,他吐了口吐沫,環顧周圍。
鮮卑將士的單兵作戰能力本來就很強,而且關中的賞罰機制擺在這裡,他們都想要透過戰功在河北甚至是中原為自己的家人換上幾畝良田,這種最單純的建功立業慾望驅動下,鮮卑人的鬥志顯然並沒有因為自己現在聽令於漢人的指揮而打折扣。
更何況他們的直屬上司還是慕容虔,且漢人對於他們也的確沒有什麼明顯的歧視和不公。
並且······
“殺!”這是字正腔圓的漢家腔調,不過喊出來這話的,也不是漢人,而是一支羌人隊伍。
為了能夠讓鮮卑士卒儘快的融入到關中軍隊的體系內,並且避免漢人和鮮卑人在互相不瞭解、甚至是有仇恨的情況下混編在一起、直接接觸,從而誘發漢人和鮮卑人之間的矛盾衝突,都督府這邊在整編鮮卑兵馬的時候,都是把羌人和氐人甚至還有巴人混編進去。
都督府對於這些非漢家兒郎的待遇好不好、有沒有偏見,顯然這些已經親身感受過的各族士卒們最有發言權,而且他們也知道如何在軍中制度和功勳以及自己既往的習慣之中取捨。
以前的胡人軍隊,顯然是燒殺搶掠、無所不作,兵過如梳。
但是現在關中系統化且豐厚的作戰獎賞,再加上他們也的確更想要田地而不是金銀珠寶——這亂世裡金銀珠寶能不能活著帶回家都是個問題,但是田地按照功勳登記造冊了,那可是實打實在後方分到自己家人手裡的——所以這讓鮮卑士卒們也漸漸開始適應這種嚴格的軍紀,並且願意為了斬將奪旗、建立功勳而作戰。
先一步融入關中軍隊的氐羌人,顯然更能夠發揮帶頭作用,甚至時至今日,在他們的心中,自己和尋常的漢人已經沒有什麼區別了,大家都是都督府治下的子民,且看我們氐人中的豪傑苻黃眉都已經成為一方主帥了。
此時各處的鮮卑士卒們還都在努力抵擋敵軍的撲擊,可是羌人已經率先逆流而上,發起進攻。
羌人一動,其左右兩翼混編著氐人、鮮卑人和巴人的兩支十人小隊也跟著行動。
所有計程車卒們都是三人一組。
鮮卑人和氐人身材高大, 手持長矛不斷地在後戳刺,而巴人的身材矮小,手持刀盾在前方遊走,他不負責殺人,只要負責在關鍵的時候出現在關鍵的位置,幫助身後兩個不斷戳人的同伴擋住致命的威脅就可以了。
而這三個小組又呈品字形展開,從而互相掩護對方的側翼,形成進攻矛頭,十人之中的什長則居中,觀察周圍的敵軍薄弱處以及從後方傳來的令旗訊號,及時把命令傳達給在前面廝殺的每一個小組,引領著這進攻矛頭的方向。
三人小組不斷的遊走、輪換,避免一個小組一直頂在最前面,而一旦有士卒倒下,那麼另外兩人就會果斷後撤,保護在什長身邊,再由剩下的兩個小組繼續輪換作戰。
一個什如此,周邊的三個什加在一起,又形成類似的結構,而一個一百人的幢,就能夠組成三個大的進攻矛頭,而在下面又可以細分成九個小,從而組成完整的進攻鋒線,也組成一個運轉精密的絞肉機,不斷地絞殺前方的朝廷士卒。
冷酷而高效。
有了這些氐羌人作為表率,之前只是完成了訓練,還沒有實際操作過的鮮卑士卒們,也有樣學樣,逐漸化單一的防線為鋒利的進攻鋒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