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一五章 合圍桓溫(第2/2頁)
章節報錯
因此平松的存在,是幫助慕容虔捏合麾下這支各族混雜的軍隊,也是起到掣肘和監視的作用。
慕容虔很清楚,曾經忠誠於慕容氏的平松,現在和慕容氏之間已經有了仇恨,而且再加上之前對慕容氏的不滿,這些疊加在一起,可以讓平松心甘情願的完成王猛交代給他的這個任務。
慕容虔並不生氣,帶著鮮卑民族殺入關內的是慕容氏,但是動輒起十萬大軍南下,這的確榨乾了鮮卑民族的力量和骨血,這些鮮卑勳貴們傾家蕩產支援、並且也最終輸的傾家蕩產,結果還要蒙受不公平待遇以優先滿足慕容氏親貴補充兵馬力量的需求,人家對慕容氏並沒有什麼好感,也在情理之中。
謝奕下令讓慕容虔所部投入戰場之後,慕容虔留平松鎮守中軍,自己帶領部眾率先強攻營壘。
自此,謝奕親率兩淮軍在東、荀羨指揮慕容虔等青州軍在南,形成了兩面包夾之勢。
而且向西的碼頭方向,沈勁麾下的河東軍估計半個時辰內就能抵達戰場。
至於營寨之北,八公山上也傳來了廝殺聲。
很快那裡就更換了旗幟。
原來是謝玄已經和鄧羌齊心協力,拿下了八公山。
雖說山上的確有之前鋪設的上山馬道,但守軍也不是傻子,早就已經想方設法佈設蒺藜、拒馬以作攔截,不過好在謝玄的身邊還跟著鄧羌。
鄧羌提刀步戰,帶著十餘名士卒輕裝疾進,一路上神擋殺神、佛擋殺佛,搬開障礙之後,騎兵立刻跟進,使得敵軍無法增援防線,最終成功殺上了山。
本來朝廷兵馬也還有據險而守的勇氣,可是居高臨下、俯瞰戰場,還有一個躲不過去的弊端,就是他們能夠看得清敵人,自然也能夠看得清不遠處的淝水對岸,自家的兵馬黑壓壓跪倒一片。
整個淝水西岸, 已經大敗虧輸了,數不勝數的關中軍隊正在搭建浮橋、向這邊逼近。
八公山上的朝廷將士見此情此景,哪裡還有半點兒拼殺之意?全聽自家仗主、校尉的指揮。
但這些小將領在這時候哪裡還有主見?或是投降,或是向東突圍,也就隨眾而動了,山上的數千兵馬,幾乎一炷香的功夫就作鳥獸散,讓原本看著被封堵的道路,已經做好了惡戰準備的鄧羌和謝玄不明就裡,只好順勢搶佔了各處要塞。
夕陽下,戰馬嘶鳴,自八公山上俯衝而下,遊走在營寨的北側,形成了對桓溫軍寨的封堵。
圍城戰,講究圍三缺一。
但現在杜英顯然並不打算給桓溫任何一點兒突圍的希望,四個方向,控扼山水,就是要把桓溫困死在這裡。
桓溫雖然還不知道西岸發生了什麼,但是也能夠感受到圍攻兵馬越來越多,終於也不敢和之前那樣固守待援了,令戴施等人率兵嘗試在營寨南側突圍。
戴施迎頭遇到的,正是慕容虔率領的騎兵,他們的身上衣甲裝束皆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