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九一章 只要大司馬發起進攻,一切都會好的(第1/2頁)
章節報錯
謝石的潛臺詞,自然是王洽或是為國盡忠了,或是直接淪為階下囚了,又或是很可能直接乖乖投降。
其實幾個人交換了一下眼神,就不覺得王洽會有為國盡忠的覺悟。
青州,徐州,他有的是盡忠的機會,可是跑的比誰都快,現在也就是被謝石出於大局的考慮小小的坑了一把,否則謝石都不一定比他先回來。
所以這意味著,王洽很有可能會為關中都督府所用。
“只期望王伯父能夠保全晚節吧,餘會把這個訊息上奏朝中,避免王伯父被無辜利用。”桓秀沉聲說道,“王伯父麾下的萬人已經抵達洛澗,那說明大司馬的兵馬也已經到了洛澗周邊,謝玄在洛澗遊蕩,會不會繼續威脅到大司馬?”
說罷,桓秀看向謝石,謝石領走的任務就是阻擊謝玄,結果現在好端端的帶著王洽的部眾回來了,那誰去阻攔謝玄?
謝石嘆道:
“餘所為此,也是艱難取捨之後。想必大司馬自有齊人之福。”
旁邊的孫無終皺了皺眉,顯然對謝石的行為很不滿,正想要開口說什麼,桓秀悄然邁出一步,擋住了孫無終的身形,微微頷首:
“辛苦叔父了。”
謝石告辭離去,孫無終沉聲說道:
“很明顯,他······”
“謝石奴能夠認認真真的把王洽的部眾帶回來,餘等就應該心滿意足,總比其直接卷甲倒戈來的好。”桓秀感慨道,“只不過其面對謝玄,只想著如何避戰、遊走,最後察覺到再不出手就交待不過去了,方才姍姍有所行動,看來之後也信不過他了。”
孫無終似乎這才“艱難”的把這件事放下,繼而說道:
“等大司馬發起進攻,一切都會好的。”
桓秀看了他一眼,說句實話,他都沒有這般信心,但是孫無終說的言之鑿鑿,桓秀自然也不可能往孫無終的頭上潑冷水,只好點了點頭。
承你吉言吧。
——————
桓溫對於自己能不能在壽春之戰中取勝,並不關心,因為現在的他很煩躁。
他雖然親自斷後,但當然不可能真的最後一個走。
部將戴施帶領兩千兵馬死守馬頭要塞,為桓溫斷後,桓溫離開的時候,戴施顯然已經做好了訣別的準備,這讓桓溫心裡沉甸甸的,又莫名焦躁。
戴施顯然是擋住了謝奕,所以迄今為止桓溫的背後只有一些零零星星的關中斥候,但是他所需要面對的關中軍隊,卻也不只是謝奕,謝玄帶領的兩千騎兵就像是交接班一樣出現,延續著他爹在淮北給桓溫帶來的困擾。
相比於之前對付王洽時的意欲畢其功於一役,謝玄在對付桓溫的時候顯然直接換了一種打法,把兩千騎兵分成多則兩百人、少則數十人的隊伍,輪番上陣,或是用騎射遠遠招呼,或是直接趁著敵軍前頭、後尾沒有防備,一頭扎過去,硬生生的刺穿軍陣之後,施施然兜住戰馬,就差把“爾等無用之人”幾個字寫在臉上。
如此囂張而且不勝其煩的行為,顯然惹得整個桓溫軍隊上下義憤填膺,恨不得直接全軍散開、搜山檢海的去找謝玄的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