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玄說的坦然,這讓參謀們皆是無。

這城如果硬守,就是軍民齊心,也守不住多久,兵力差距擺在這裡,而且荊州水師也可能會來增援,荊州大族們定然也全力以赴。

而奇襲也被謝玄否定了,再拖下去,連跑路的機會都沒有了。

關鍵是,謝玄竟然還是如此淡定,似乎一切都在預料之中。

他想做什麼?

——————

謝玄想做什麼?

同樣的疑問其實不只是出現在江夏城中的這些參謀們心中。

桓豁看著不遠處的江夏,一樣有著類似的不解。

在圍城之前,謝玄明明有很多機會可以撤退,甚至桓豁的斥候都發現大江上有從建康府過來的船隻遊弋,顯然是有想要接應謝玄跑路的意思,接不走整個大軍,也能夠把謝玄的親衛部曲包圓兒了。

從謝玄這麼長時間來所做的事情來看,他其實已經立下了不小的功勳,牽著桓豁的鼻子,從淮西跑到淮東,又從淮東跑到淮西,現在還一路衝回了荊州。

能夠把整個淮西軍戲弄的沒脾氣,一路疲於奔命,現在也只能採取圍而不攻,桓豁的確覺得謝玄應該知足了才對,可是謝玄似乎還在等待什麼。

莫非是以為朝廷還能夠居中調停?

朝廷派人前來荊南火中取栗,這件事桓豁已經知道了,其實本來就不出意料。

之前淮東空虛的情況下,朝廷立刻就像是聞到了血腥味的蒼蠅,蜂擁而上,已經表明現在的朝廷,心思活絡開了,不再和之前那樣老老實實的當俘虜。

想想也是,之前是桓溫一家獨大,朝廷沒得選,對外的戰爭上別人都靠不住,還得依靠桓溫擋住胡人。

而現在兩家爭鋒,戰爭已經從河北延伸到... ... ?

了荊州,半個神州大地都在戰火裡,而且很明顯一時半會兒根本分不出勝負,所以朝廷趁機抓緊搶佔地盤、擴充勢力,爭取早日鹹魚翻身,也在情理之中。

再加上荊南如今的騷亂,也的確讓其成為了大司馬府無力也無暇管理的累贅,因此順水推舟送給朝廷,倒也無妨。

一旦大司馬府在戰場上取得優勢,而荊州大族也騰出手來重新收買拉攏,荊南的這些世家,又會一股腦的投靠大司馬府。

建康府,可是遠在天邊,而大司馬府,則近在眼前,這些地頭蛇們的選擇一向可以預判。

朝廷派人拿下荊南,也算是從謝玄那裡接過來殘局了,顯然現在的謝玄並沒有餘力控制荊南,送給朝廷也和大司馬府一樣算是做順水人情。

所以······謝玄莫非天真的以為,這樣的順水人情就能讓朝廷出面調停整個荊州的戰事,讓謝玄平安的從江夏撤退?

桓豁對朝廷的膽量頗為不屑,誠然,這樣可以讓朝廷一下子登上雙方角逐的戰場,發出屬於自己的聲音,進而能夠讓天下人才恍然意識到,原來半死不活的朝廷也已經重新崛起,說不定趁著這樣一波聲勢,朝廷還能夠拉攏到不少世家的支援——忠誠於司馬氏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晉末多少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