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八五章 為他人作嫁衣裳(第2/2頁)
章節報錯
“多少?”
傳令兵的臉上仍然還帶著驚慌乃至於不可置信的神色:
“有數萬之眾!”#... ... ?
“什麼?!”桓豁和一眾隨從皆臉色大變。
數萬敵軍,他們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麼?
————————
這些關中軍隊自然不是憑空出現,而是走水路一直抵達淮水上游,然後又在隨縣南下的苻黃眉所部。
別看苻黃眉是先向西北,再折而向南繞了一個圈子,所需要的時間並不比桓豁從淮西的大山之中鑽出來用的長。
更關鍵的是,關中將士們多半程都是在坐船,甚至從隨縣南下的過程中,也有沔水的支流,諸如溳水可以使用,因此路途遙遠、卻沒有耽誤時間,更沒有耗費多少體力。
在一剎那意識到敵軍甚至可以稱之為以逸待勞的桓豁,已經無法保持鎮定。
而苻黃眉這邊,已經確定桓豁的大軍主力就在江夏城外,自然也是心中一塊石頭落地。
其實抵達隨縣之後,苻黃眉有兩個選擇,一個是直接向北進攻樊城,此時荊州軍正在樊城和南陽的周隆對峙,周隆的兵馬不少,但是實戰經驗不多,長年累月駐紮南陽,操練上也以守城為主,因此雙方在樊城打的有來有回,一時難以分出勝負。
而若是苻黃眉直接抵達樊城,那麼整個實力對比的天平都直接被掀翻了,苻黃眉麾下身經百戰的河洛軍可以輕易地攻破樊城、增援此時盤踞在襄陽北城的雍州世家。
一旦襄樊被攻破,那麼荊州的北大門就徹底敞開了。
當然,在此過程中,苻黃眉還需要想方設法戰勝荊州水師,否則沔水兩岸還是很難直接連線。
至於另一個選擇,自然就是直接南下殺向江夏。
這麼做的壞處有很多,孤軍深入、遠離河洛,糧草補給能不能跟得上是一方面,而且是不是還來得及救援河洛又是另一個重要問題。
前者還能... ... ?
夠就食於敵,可是後者······
倒不是河洛軍的將士們思鄉心切,實際上河洛軍計程車卒絕大多數也都是來自關中、南陽和許昌等地,洛陽周圍早就已經被打成千裡荒野了,哪裡還有可能湊出來這麼多丁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晉末多少事】 【】
就算是有丁壯,都督府也更傾向於讓他們開墾荒地而不是投軍。
關鍵就在於河洛軍頂著“河洛”的名號,守衛河洛是本職工作,結果現在把河洛丟在腦後,甚至為此還導致都督處於險境之中千里迢迢跑到江夏去作戰,這難免會讓士卒們心中惴惴不安。
主帥到底想要做什麼?
關中練兵,一直在注重提高士卒的識字和思想水平,這樣能夠讓士卒在精神層次上團結在關中新政的周圍,但是這樣帶來的弊端,自然就是士卒逐漸擁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
他們有主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