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以走得慢,可以綴在最後面看著所有人甩開胳膊大步向前,但是他不能偏倚,不能倒塌。

所以有些因為太超前而有可能引發歧義的話,杜英不能說。

“現在只有等了,不知道會不能有什麼轉機。”杜英喃喃自語。

————————————

建康府,烏衣巷。

斜陽殘照,謝家府邸之中,謝安手捧著一卷書,正看的津津有味。

不知道的還以為這位東山再起、如今權傾朝野,儼然是王丞相第二的謝尚書正在讀什麼古文經典,從中汲取營養。

可若是湊近了看才知道,這書的封面上赫然寫著《世說新語》四個字,而作者則署名“書生郗某”。

這《世說新語》,是最近市面上最為流行暢銷的一本書,其匯聚了自前漢、中朝一直到本朝的歷代趣聞軼事,作者也明確的指出,有的是從各地報紙上搜集來的,有的是道聽途說,有的是向親身經歷者問詢,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所以這書中內容真實與否,不敢保障,讀者切莫信以為真,博君一笑爾。

但就是這種有點兒後世花邊新聞、街頭小報匯總的樣子,偏偏又夾雜著諸多前人今賢頗富哲理之對話的書,在大江南北火得一塌糊塗。

人們對烏衣巷中的種種本就感興趣,再加上隨手一翻,覺得寓教於樂,頗有意思,誰會不動心呢?

至於這“書生郗某”,眾說紛紜,但總離不開郗家兩兄弟。

畢竟這兩位要文采有文采,又不怕得罪人,寫唄,難道誰還能提著刀打上門去不成?

更何況這書裡也無拉踩之意,即使是世家這邊,也多半都是賢人達士的形象,否則謝安也不可能看的這般入迷,怕是早就召集世家們商議,如何應對不知道來自關中還是大司馬府的新一輪輿論攻勢了。

可是當一名家臣急匆匆行進來,附耳低語兩句,謝安的手微微顫抖一下,從書卷之中抬起頭來,已然緊鎖眉頭:

“當真?”

那家臣頷首:

“已經在擬旨了,千真萬確。”

猛地將書丟在桌子上,又旋即心疼的拿起來輕輕撫了撫,放了一片葉子做書籤,謝安沉聲說道:

“準備進宮。”

“家主!”又一名家臣出現在門口,不過這一次並沒有什麼擔心隔牆有耳的,“侍中在門外求見,這是名剌。”

“不見!”謝安一揮袖子,正想走。

那家臣卻面露為難神色:

侍中堵在了門口,前面和後門都有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