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杜英打算保障自己的半獨立地位,那麼此時檀玄就應該表示蜀中這邊的軍事行動能否成行,還得看刺史您能不能及時配合。

而若杜英打算把控蜀中的兵權,那麼周撫自然就能夠得到方才的這個答案,是不是繼續從蜀中進兵,不知道,而且和刺史您沒有什麼干係。

檀玄本來就注視著周撫的神色。

從進門到現在,一直如此。

自然也沒有放過這細節,當下檀玄趕忙說道:

“郡公為天下計,自然不可能把心思放在一州一城上,益州廣大,屆時還需要刺史為郡公分憂、為天下百姓擔待些。”

周撫頓時來了興致,旋即後知後覺似的連忙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哎呦,一時失察,怎能讓使者站著說話?快快請坐!”

方才兩人就直接站在大堂上,與其說是說話,倒不如說是針鋒相對,周撫似乎隨時都有可能直接送客。

更準確說,是逐客。

現在周撫卻“想起來”檀玄還站著,這顯然是覺得檀玄方才提到的條件,他還可以聽一聽、考慮一下。

檀玄微微一笑,當仁不讓的入座。

立刻有婢女端上來茶水、點心。

檀玄端起來茶杯,慢悠悠的抿了一口,而周撫也不緊不慢的坐下,並無催促之意。

兩個人就這麼一個喝,一個看,都沒有先開口。

“好茶!”檀玄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苦盡甘來,回味無窮。”

“此南中之茶也,風味有別於中原。”周撫微笑著說道,“中原和蜀中、南中雖然已藉助商道多有往來,但是一地之特產風物,還是獨一份的,很難越過崇山峻嶺為外人所享用。

這蜀中和南中自成一體久矣,風物習俗,和中原可是大相徑庭啊!”

“不錯。”檀玄頷首回答,但話鋒一轉,“又不完全對。”

周撫本來還掛著笑,結果笑容僵硬了一下, 只好硬著頭皮回應:

“願聞其詳。”

“自巴人、蜀人在蜀中開國以來,從商周到秦漢,蜀中一直臣服於中原,中原百姓經由蜀道可以自由往來,隨著歷次末世戰亂,百姓也多有遷徙進入蜀地的。”檀玄緩緩說道,“刺史為廬江人氏,前來蜀中,也應覺得此地風物人言,和江左、中原頗有相似之處吧?

所以有不同是正常的,每個地方都各有長處罷了,可是歸根結底都是出於同源,甚至就連那些巴人、氐人和羌人,說不定祖上都和漢人有聯絡。

蜀道開鑿數百年,多少人來來往往,此地可不是真的和中原隔絕。且蜀中商貿如今已經越來越發達,只要能夠和荊州、中原等地勾連,則蜀中的貨物更能源源不斷的輸送出去,因此刺史又何必擔心蜀中的美味不能為外人所享用呢?”

周撫報之以沉默,因為他想要的就是關上蜀中的大門、做土皇帝,但是現在第二次試探顯然也被檀玄無情的回絕了。

檀玄之前就已經暗示了杜英對周撫的安置意見,可以保留周撫的行政權,但是周撫的兵權必須要收回去,至少是收回大部分,所以現在自然也沒有想要更改的意思。

而且直截了當的闡明開放蜀中的思想,也是在直接表明蜀中在未來一定是要推行關中新政的,畢竟和外面通商和開放就是關中新政最重要的象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