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九八章 恩賜和交換(第1/2頁)
章節報錯
但是周撫抵達綿竹之後遲遲未動,顯然是在觀望風向,等待杜英和蜀中世家之間一較高下。
若是杜英雷厲風行,直接突破梓潼、把世家打得落花流水,那周撫肯定會跟上來痛打落水狗,然而現在的杜英好像真的被蜀中世家纏住了手腳,這就讓周撫也開始猶豫。..
說不定能夠從杜英的慌亂和世家的掙扎中找到可以給予致命一擊的破綻呢!
誰又能夠抵擋得住一下子擊敗自己的宿敵以及從天而降的境外強敵的機會呢?說不定憑藉這次機會,周撫就能夠功成名就,徹底讓自己這個由於各方的平衡和妥協才得到的刺史變成真正力挽狂瀾、帶著大晉朝重新走向強盛的人。
周撫的動向不明,隨時有可能轉過來對付王師,所以王師這邊也不敢大意,集中了一些兵馬在南側佈防,這就進一步分散了用於進攻梓潼城池的兵力。
再加上之前杜英透過多種手段,想方設法的把各個世家都困在了城中,現在自然也要承擔相應的代價,比如城中世家的部曲還有很多,並且本家和旁支中信念堅定的死硬分子也有很多。
就在昨日的工程之中,甚至還出現了一個城上守軍直接連拉帶拽,帶著兩個攀上城頭的王師將士從城上摔落的事蹟,讓準備登城進攻的王師將士們也是大吃一驚,不得不在心中感慨一聲,這小小的梓潼城裡一樣有忠勇之輩。
不過軍中的主簿很快就給出瞭解釋,所謂忠勇,也要看忠誠於誰、對誰勇敢。
這些人不過是忠誠於世家而已,而世家給他們錢糧、讓他們生存,他們為此感恩戴德,願意為之付出生命,卻從來沒有思考過,如果沒有世家的話,他們所獲得有可能更多。
換而言之,世家施捨給他們的,很有可能本來就應該屬於他們,但是現在卻被他們當做是一種恩賜,甚至願意付出生命去報答這種恩賜,因此他們的這種行為,與其說是忠勇,倒不如說是愚忠。
而他們本來應該忠誠於的是誰呢?
按照一位主簿的說法: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其生長在這片山水之間,所吃所得,是自己透過汗水澆灌土地獲得的,而平時的生老病死、喜怒哀樂,也都和自己的親眷、鄰里、朋友等等息息相關。
因此他們應該忠誠於的是這片沃土、這片河山以及這裡所有真正幫助了他們的人。”
“什麼是真正的幫助?”有士卒問道。
主簿不慌不忙的回答:“給予或者交換其所需卻本不應有。”
士卒們恍然,土地田產、財富錢糧,這些本來就是他們掙來的,但是被世家收上去,又勉強施捨給他們一點兒,結果他們認為這是恩賜,卻不知這是其所需且本應有的。
只有那些給予了需要、卻沒有辦法透過努力獲得的東西的人,才能夠稱之為幫助了他們的人。
“那為什麼交換也算在其中呢?”又有士卒問。
主簿笑著說道:
“天下哪有那麼多好心人,一直想要做虧本的買賣,一時的贈予可能是發了好心,但是一直的贈予,總要有其餘地方作為補償吧,若是其這也不在乎、那也不想要的話,那倒是應該提高警惕了,說不定他們已經獲得了他們所想要的,就如同那世家一樣。”
世家的贈予,看上去是那樣的大公無私,讓不少人願意用生命去報答這樣的恩情,但是他們並沒有意識到,世家這樣的無私只是因為世家早就已經收割走了大部分的成果,留下一點兒湯湯水水的,看著佃戶們大快朵頤,世家心裡不知道如何嘲諷這些愚忠之人呢。
“難道天下就真的沒有發自內心、不求回報的善事麼?”又有士卒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