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以支援都督府為主。”梁殊解釋道,“在此之前,巴蜀世家是透過樑州世家和關中做生意。

而現在,他們甚至可以直接越過樑州世家,讓自己的商隊更深入關中腹地,所以都督剷除梁州世家,其實巴蜀那邊不見得會覺得都督一定是要對付世家才這樣做。”

杜英輕笑:

“看來大家苦中間商久矣。”

“中間商”這個名詞,在這個時代已經不是什麼稀奇的稱呼,商業的發達意味著很多商業理念和名詞的誕生,報紙上也常常出現“蜀錦直銷,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的廣告臺詞。

只不過沒有人知道,這背後還有杜英的推波助瀾這個名詞就是他在閒暇之餘幫著郗道茂審閱報紙稿件的時候隨手加上去的。

大概是為了在這千年之前營造出來一點兒後世的感覺吧。

此心安處是吾鄉,杜英的心已經安在了這片千年前的華夏沃土上但是難免還是有些許對於前世的流連所以以這種別人讀不透的方式聊以自娛。

杜英的打趣,讓梁殊等人皆是一笑。

梁州世家就是以中間商的方式,看似聯絡巴蜀和關中,又其實在依靠自己對梁州的掌控,隔絕巴蜀和關中之間的直接聯絡。

杜英之前沒有動梁州世家,便是因此。

關中曾經還比較脆弱的商貿,經不起和巴蜀斷絕往來的打擊,哪怕有中間商賺差價也得咬著牙認了。

而現在杜英會把梁州世家一棍子打到塵埃中,也是因此。

巴蜀和關中的商貿想要進一步發展,自然就不能再有人趴在中間大快朵頤。

巴蜀世家雖然是世家制度的擁躉,但是也一樣是通商貿易的擁躉,蜀錦、硃砂等蜀地商貨是巴蜀世家能夠維持經濟基礎的根本。

所以巴蜀世家看到杜英把梁州世家拾掇了的第一時間反應,或許是唇亡齒寒,或許是天下又少了一小撮世家,但是之後的反應,定然是欣喜若狂。

這樣豈不是意味著巴蜀的商隊能夠暢通無阻的抵達長安?

甚至這樣還可以意味著價格一直被梁州世家哄抬的很高的蜀錦等貨物,可以降降價,說不定能夠在中低端市場上重新找回和關中錦競爭的可能。

隨著整個關中或者說整個都督府治下的民生經濟快速恢復,百姓的生活水平肉眼可見的有所好轉,所以對於麻錦綢緞的需求也直線上升。

而廉價的關中錦已經充盈尋常百姓家,讓百姓也能夠用得上以前只能羨慕看一看的錦緞。

甚至關中錦由於其花裡胡哨的花樣,還在擠佔原本屬於蜀錦的高階市場各家各戶的少男少女,還是喜歡更加花裡胡哨的東西。

關中錦的咄咄逼人,讓蜀地世家上下一直都很有危機感,現在終於看到了能夠減少中間商賺差價的機會,他們自然格外振奮。

之前一直沒有派人前來關中拜見杜英,現在倒是積極主動。

杜英甚至有理由懷疑,這幫傢伙都能跑到梁州世家的新墳上載歌載舞、墳頭蹦迪。

奪人財路,如殺人父母啊!

但梁殊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

“以前梁州世家主要是依靠收購商品、再高價賣出,同時拒絕商賈直接過境前往北方或者蜀郡,從而形成對關中和巴蜀商貨的壟斷。

誠然,這樣讓雙方的通商受到了很大的阻礙,但也不可否認這給梁州帶來了不少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