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九六章 太子年幼(第1/3頁)
章節報錯
不過,慕容垂臉上的笑容一閃即逝。
只有一直盯著他的蔣看,捕捉到了這一絲變化。
“不可!”有鬍子花白的鮮卑勳貴顫顫巍巍的站起來說道。
垂下眼簾,慕容垂問:
“有何不可?”
四個字,殺意盎然。
那勳貴乖巧的坐下,坐姿端正。
怎麼也看不出是一個年逾花甲的老人。
竊竊私語聲,隨之消散。
“兵臨城下,乃死生之地,太子縱然為國之體也,又有何不可?”慕容垂接著說道,聲音又提高了些。
顯然已經不容駁斥。
他的聲音還沒有落下,慕容垂麾下的親信將領們就已經齊刷刷起身。
蔣看也是第一次注意到,這些傢伙的腰間都彆著佩刀,只不過是短刀,所以當他們端正跪坐在桌案前的時候,刀被桌子給遮掩住了而已。
這讓蔣看有些驚訝,他雖然預想到了慕容垂和朝堂上這些文武的關係並不是非常融洽,但是萬萬沒有想到,至少在慕容垂的眼中,雙方的關係顯然已經緊張到了慕容垂不得不讓自己的親信佩刀護衛在身邊的地步。
不過這些將領的起身,儼然是震懾住了神色各異的文武。
太子自然是慕容儁的兒子,慕容暐。
年僅八歲。
因此慕容垂堅持讓太子前去勞軍,這簡直就是借刀殺人。
既然關中王師很有可能扣留人質,那麼顯然扣留慕容暐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向北可以威脅鄴城的鮮卑朝廷,向南還可以和慕容儁好生談談條件。
想必關中王師是不可能拒絕這樣誘惑的。
但是······
若是慕容垂早就已經不把慕容儁放在眼中,對於皇位勢在必得了呢?
慕容暐這個太子,現在顯然已經是鄴城之中阻攔他上位的最大絆腳石。
把南征失敗的鍋全部都甩在慕容儁的身上——雖然十之八九的責任的確應該是慕容儁來擔負——而且再除掉慕容暐,那麼慕容垂和皇位之間,已經是一片坦途。
如今的慕容垂,儼然絲毫不打算掩飾自己的這般野心。
所以誰站出來反對,誰就註定會成為慕容垂的眼中釘。
“大王聖明!”漢人文官之中,吏部尚書封放霍然起身說道。
他是封孚的父親,是渤海豪強在朝中的代表。
隨著封放開口,高開、劉準等人紛紛起身應和,前者是追隨慕容氏起家的漢人流民,後者一樣出身渤海世家,一向和封家同進退。
此三人已經可以說是此時鄴城朝堂上漢人的代表了,尤其是那些支援慕容儁和慕容恪的河北世家都已經在之前的鄴城之亂中被摧折的七零八落。
漢人們的表態,讓鮮卑權貴們猝不及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