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九零章 眼下時勢,都督造之(第1/2頁)
章節報錯
蔣看哂笑:
“高祖前為秦之忠臣,後為漢之先帝,並不衝突。此為時勢造英雄也,亦為英雄造時勢也。
眼前之時勢如此,我家都督造之。”
此言一出,自然又惹得一片寂靜,旋即又是蔣看預料之中的“荒唐”、“胡言亂語”之類沒有營養的亂罵。
這些北方世家子弟,早就沒了風骨,也就會說這麼幾句話,說出來也沒有幾分底氣,甚至他們之中的很多人,早就心向著都督府了。
所以蔣看也並沒有把他們說的前言不搭後語的種種放在眼裡,只是依舊面色平靜的看著慕容垂。
顯然,平時的慕容垂為了拉攏漢人、穩定人心,尚且還可以垂首詢問漢人世家有什麼意見,可是現在,生死關頭,慕容垂不可能把希望寄託在這些人的身上。
這些漢人是不是忠心耿耿,慕容垂心裡恐怕也清楚。
所以慕容垂甚至連讓他們閉嘴的意思都沒有,在一片嘈雜聲中,他自顧自的開口說道:
“既然本王不想殺你,而你也不怕死,那就出城,去替本王傳一句話吧。”
聲音很平淡,但是帶著不可抗拒的壓迫,周圍原本嘈雜的聲音在這一刻直接消散。
蔣看一拱手:
“願聞其詳。”
“只要杜都督願意退兵,那麼兩國之後永為叔侄之國,請杜都督為叔,我大燕為侄,且大燕願意割讓大河以南的全部土地給予都督府,大燕精兵五萬,可為都督調遣,南下攻掠青州、蕩平江左,皆不在話下。”慕容垂直接說道。
這一下,城頭上的眾人,臉色都陰沉下來。
雖然他們之中的大多數人都心懷鬼胎,但是至少現在還是鮮卑慕容的臣子,所謂“主辱臣死”,顯然現在若是直接許給關中都督府這樣的條件,已經不亞於俯首稱臣了。
從他們臣子的角度來說,自然很不願意接受這樣的條件,而退一萬步講,就算是以他們現在已經對關中都督府“心嚮往之”的狀態,顯然也更期望能夠把自己賣出一個好價格。
一個已經成為都督府附庸之地的臣屬,顯然很難在日後真正投靠了都督府後,還能夠得到充分的重視。
這是讓自己的身價大幅度降低的事,因此······
“大王三思!”
“大王,有辱國體啊,萬萬不可!”
七嘴八舌,直接將慕容垂包圍。
慕容垂不動聲色,只是靜靜的看著蔣看,好似沒有聽到這些人說的話一樣。
漸漸地,封孚等人也就不再勸,恍惚之中,他們也明白過來。
這位平日裡看上去還算和藹可親的吳王,既然能夠算計著在最關鍵的時候把握住機會,而且還是把世家和權貴們作為自己的矛,其只做在背後漁翁得利的那個人,那麼想來他對於鄴城的掌控、對於這些漢人世家是什麼德行的瞭解,在這些臣子們預料之外。
所以現在已是鮮卑燕國的生死關頭,所以慕容垂顯然並不打算聽取哪怕一點兒來自於這些世家子弟的建議,顯然那樣只會可能導致他誤入歧途。.
一道道目光,逐漸變得複雜,但是很快他們就默默地低下頭或者看向別處,不想讓自己臉上遏抑不住、一閃而逝的神情被捕捉到。
蔣看和慕容垂,其實根本就沒有看向這些人。
蔣看淡淡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