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氐羌俘虜的安排(第1/2頁)
章節報錯
“杜太守走馬上任沒有幾日,便大興土木。”王猛看著眼前這一幕,忍不住笑著揚起馬鞭,“不知道入了史書,後人是贊之,還是罵之?”
發展工商,的確能快速得利,但是顯然也觸動了農耕文化的利益,更觸動了立足於佔田、擴地的世家利益。
日後成王敗寇,若杜英不能成功,那麼世家肯定會想盡辦法指責他“本末倒置”。
“搭建搬運者,或是氐蠻俘虜,或是流民,又或是關中盟婦孺百姓自發而來,出錢往來運輸者,或是商賈,或是江左、梁州、巴蜀等各方世家。”杜英緩緩說道,“餘未做任何勞民傷財之事。
因此不管史書上是萬古流芳還是遺臭萬年,至少現在的關中百姓,不會怨我恨我,餘問心無愧就好。”
王猛默然,隨著杜英一起看著忙碌的工地。
“屬下沈文儒,參見太守。”有些瘦弱的文士大步走過來,相比於杜英第一次見到他,深陷下去的眼窩似乎平復了一些,但是黑眼圈仍然還是在的。
顯然他現在已經不再肩負著沈家無路可走的巨大壓力,也愈發熱衷於自己現在所做的工作。
“保重身體才行,不然的話,這長安的市集只是第一步,未來還有很長的路,又如何去走?”杜英拍了拍沈文儒的肩膀,“做的很好了。”
沈文儒顯然對於杜英的關懷甚是受用,正色說道:“請太守放心,餘定不讓太守擔憂和失望。”
“一起走走吧。”杜英率先向前走去,目光掠過忙碌的工地。
漢家婦孺們穿行其中,提著大大小小的籃子,這是在負責運送一些比較輕的工具和磚瓦,攜帶的數量並不多,更像是錦上添花。
真正幹活的,是那些氐羌俘虜們,一個個衣衫襤褸,在漢家士卒的監督下,蹣跚前行,稍微有掉隊的人,當頭就是一鞭子抽下來。
“是否太過殘忍?”王猛壓低聲音問道。
“漢家百姓,在胡塵之中,能這樣每日務工並且有口飯吃,就已經算很好了。”杜英冷著臉說道,“這些氐羌可有什麼抱怨?甚至可有想要逃跑和謀反的心思?”
沈文儒微微頷首:
“之前的確已經鬧出來過好幾次氐人逃竄,但是都被抓了回來,屬下自此認為也沒有必要對他們懷以寬宥,所以全部都行連坐制,一人逃跑,其餘五人一併砍頭。
現在這些氐羌蠻夷,心懷怨恨是肯定的,但是也應該不敢做出不要命的舉動,尤其是不敢信任自己的同伴。
只要讓餘聽到了類似的怨言甚或者風聲,那也一併杖責並加其工,使其有怨言亦不得說,這樣就可以避免對其餘人的影響。
氐蠻也不是渾不怕死之輩,這其中也有想要好好活著、心念著家中婦孺老小的,所以只要避免怨言橫行,那麼大多數人仍然會忍讓、會安於現狀。
畢竟只要他們每天好好地上工,我等也沒有要了他們性命的意圖。”
胡塵席捲中原,對於胡人的怨恨,並不侷限在中原世家和百姓身上。
如果沒有胡人南下,那麼吳郡世家的小日子過得也很滋潤,也不會在歷年的廝殺征戰中有那麼多的吳地子弟戰死沙場。
沈氏亦然如此。
所以沈文儒下起手來,也一樣的狠辣。
聽到沈文儒說的話,王猛赫然發現,不遠處孤零零豎起來的旗杆上,有一個黑點兒晃來晃去,現在才恍然意識到,那是一個首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