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三章 郗家鋪子(第1/2頁)
章節報錯
關鍵就在於,如果真的讓謝奕前往兩淮,謝奕又是否能順利的取代謝尚、統管兵馬?
若是謝奕只是去擔任一個閒職,或者被架空的鎮西將軍,那才是關中最大的損失。
若是放在之前,王猛相信,謝安,乃至王謝各家,肯定會全力運作此事,確保鎮西將軍和兩淮兵權仍然掌握在謝家,也就掌握在江左的手中。
可是現在謝奕明顯和江左各家不是同路人了,江左又憑什麼要為他運作此事?
單純從謝家來看,也不是沒有其餘的人選。
謝安本身的能力,就一直得到朝野認可,而且謝家還有一個謝萬,也是謝家冉冉升起的新星。乃至於那謝石,之前隨著王羲之前來關中,也展現出了不俗的一面。
謝家人才濟濟,這等好事,真的會落在謝奕頭上麼?
杜英顯然之前也在沉思此事,不過察覺到王猛的目光之後,他反倒是微微向下壓手,意思是稍後在單獨商議。
王猛會意,牽扯到關中是不是要伸手兩淮,在場的外人還是太多了。
王坦之對兩人的小動作和微微皺起的眉頭渾不在意,笑著點了點頭:
“此言不假。”
王猛也重新換上淡定的神情,接著說道:
“其次,便是各家選派子弟,進入關中書院學習,並且刺史府也會組織前往各處府衙曹司實踐,以瞭解關中之政。具體餘還會和羅祭酒商議。
其三,若是諸位有將家族搬遷來關中之意,那麼刺史府會請奏朝廷,儘可能將已有官職在身的官吏平職調動。”
後兩條本就是已經商定好的,王坦之和韓伯等人都頷首應下。
刺史府願意直接把他們族中親屬調來關中,繼續為官,已經表露出很大的誠意。
畢竟刺史府對於官吏的選拔要求還是很苛刻的,他們族中一些叔伯,其實根本就不夠資格,本就是憑藉恩蔭才有了今天的位置。
刺史府顯然並沒有再考校他們之意,已經很給面子了。
尤其是各家在江左的官吏,往往擔任的都不是什麼實權職位,比如郗曇的御史中丞,聽著好聽,其實就是個清貴的閒職罷了。
畢竟讓他主管御史、主持彈劾和監察,他敢去彈劾誰?又敢去監察誰?
放眼望去,凡是有膽量不尊禮法和律法的,郗曇一個都招惹不起。
因此這些官吏到底有幾分真實的能力,以及他們平時所習慣的懶散生活,能不能跟得上關中的快節奏發展,還是一個問題。
關中願意先擱置這個問題,甚至都沒有主動提出之後再做出退讓,更是足可見刺史府的拉攏之心。
“刺史府誠意十足,我等自然也會盡快去信江左,告知族中。”王坦之微笑著說道,不知不覺的,他已經成了韓伯和郗曇兩人的代表,“而且使團宣佈完封賞之後,使命其實已經結束,中丞可以選擇等待建康府的答覆,也可以選擇現在就動身返回江左。
反正在路上也能和朝廷新的使者相遇,如果再有不妥之處,折返長安或者徑直前往建康面見陛下、陳說事實,都很方便。”
郗曇怔了怔,說句實話,他現在不是很想離開長安。
剛剛抱上了大腿,結果就要返回“四面皆敵”的建康府,那麼郗家在長安的基業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