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經典詠流傳(第2/2頁)
章節報錯
後人來此,當然只會記住那些留下墨寶的人。
因此一個又一個,題詩作賦,好不熱鬧。
不過杜英的目光可挑剔著呢,你們寫是可以的,但可不是什麼著急情況下寫出來的歪瓜裂棗都能被留下,那樣的話後人豈不是要說關中書院真的什麼破爛都收,是不是沒有底氣?
因此杜英讓羅含先審閱一下,然後自己再挑選。
最後只會有兩篇詩文能夠分立“橫渠四句”的兩側。
不過為了安慰大家,也為了給那些根本憋不出詩詞、卻也分外眼熱的關中盟高層們一個交代,杜英會把所有人的名字刻在碑上,大家作為與會者,當然都有資格享受後人的敬仰。
如此,自然是能夠滿足大家的需求,賓主具歡。
而今眾人散去,杜英也慢慢悠悠的向著自家院子的方向走去,今天杜英其實並沒有太多的事,盟中上下一切已經步入正軌,需要他操心的並不多。
下一次涉及到盟中重要事宜需要杜英做出決斷的時候,應該就是關中盟的地盤再次擴張的時候了,那估計要等到入長安。
入長安······杜英撇過頭,向北看去。
好像也快了。
當然,盟中事情不多,不代表著杜英無官一身輕。
他轉而看向亦步亦趨跟在後面的謝道韞,謝才女從書院離開之後就魂不守舍的,也不知道在想什麼。
“待天氣稍微轉涼一些,徵西將軍必然會匯聚大軍,準備向長安發起進攻。如果不出所料的話,徵西將軍應該會先傾向於掃清華陰等地的羌人和氐人爪牙。
這就意味著進攻伊始,關中盟和謝伯父、梁州刺史將要承擔在南側的主攻任務,為徵西將軍還師爭取時間。”
一直說到“爭取時間”,謝道韞好像才恍惚回過神來,眨了眨眼,眸子中擺明帶著“所以呢”的疑問。
杜英皺了皺眉,這丫頭的心思都飄到什麼地方去了?
按理說以她平時表現出來的聰明,應該已經領悟到了自己的意思才對。無奈,杜英只能解釋道:
“長期以來,盟中兵馬編制混亂,上下稱呼不定,甚至多以兄弟相稱,此為草莽之氣也,一支真正令行禁止的軍隊,當然也要在編制上有所規整。
餘之前就已經請師兄代筆,和謝伯父聯名上書徵西將軍,請求對關中盟軍隊重新整編,從而更方便指揮。因為此支軍隊之指揮權,一直都在餘和謝伯父的手中,因此徵西將軍不會拒絕這個請求。”
謝道韞反應過來:“所以杜兄近日要北上林氏塢堡?”
杜英拍了拍額頭,這總算是明白了。
“到時你是留在少陵還是前去林氏塢堡拜見伯父?”杜英隨口問道,“好些時日沒有見過謝伯父了吧?”
謝道韞想了想,還是搖了搖頭:“謝家的人應該半個月之內就會陸續抵達,餘還是坐鎮少陵為好,總不能為了一己之私而耽誤了家族大事。”
杜英對於這個回答並不奇怪,這其實本來就是他想要的結果:
“那正好,盟中有關於盟主的各項事宜,你先幫我兜著,若是簽字批准的,除非事關人命,否則能籤就簽了。拿捏不定的可以詢問留守的參謀司和洪聚兄,再商議不準的,送林氏塢堡。”
雖然一路上能夠帶著佳人同行是最好的,但是杜英也得考慮一下人家的感受不說,本來就還得在盟中找一個合適的人頂替自己現在“簽字機器”的工作。
謝道韞顯然是一個合適的人選,這丫頭天天把“謝家”掛在嘴邊,實際上骨子裡還是個善惡分明、明晰利弊的人。
杜英甚至都有理由懷疑,她唸叨著“謝家”,是一直在提醒總是忘了為家族爭取利益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