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西北望長安(第2/2頁)
章節報錯
有了杜英,當他們站在林氏塢堡的牆頭上,西北望長安的時候,覺得長安也不是遙不可及。
杜英倒是沒有趾高氣昂,而是微笑著依次還禮:“此次林氏塢堡安然無恙,關中盟穩如泰山,還依賴於諸位用心用力。”
“為盟主效勞,理所應當。”林叢慨然道。
鄧羌也是驚訝於杜英的謙虛和對於他們的讚賞,在他看來,這樣的廝殺,不過是理所應當,甚至鄧羌還為自己不能戰勝強敵而自責,若非杜英克敵於灞上,林氏塢堡朝不保夕。
這種待遇,鄧羌之前可沒有享受過,此時受寵若驚,也趕忙說道:“承蒙盟主不棄,委以重任,自當全力而為。”
感受到了鄧羌話裡的誠意,杜英不由得嘆息道:
“氐人有眼無珠,而使將軍明珠蒙塵。”
王猛也配合著補充一句:
“而今有此一戰,‘萬人敵’之名,誰敢不信?”
眾人皆稱善,反倒是鄧羌有點兒不好意思,笑的格外憨厚。
一點兒沒有萬軍叢中所向披靡的模樣了。
寒暄了幾句之後,方才和王猛並肩走入議事堂。
鄧羌、林叢等人都趕忙跟上去,同時順手把議事堂的門關上。
灞橋戰事剛剛結束,盟主就著急返回,必然是有要事相商。
果不其然,杜英剛剛坐定,就沉聲說道:
“苻萇身死,長安必亂。”
“苻堅、苻生、苻柳。”王猛微微一笑,“三人奪嫡,不知師弟認為,誰更勝一籌?”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苻堅應該是十拿九穩。
杜英在心裡如是回答,不過明面上還是做思索狀,緩緩說道:
“苻融回兵最早,此時應該已經摺回長安,甚至接管長安防務,苻柳和苻生一前一後,皆是從灞橋折返,一來必須要留下來足夠的兵馬防範王師,二來終歸還是慢了一點兒。”
“苻堅?”王猛直接問道。
“若是氐人那偽皇帝擋不住苻堅的話,就只能是苻堅了。”杜英無奈的說道,“苻堅潛心佈局多年,又有苻雄在背後支撐,不管苻雄知道與否,苻堅身為東海王世子,在苻雄還未返回長安的境況下,自然都可以調動苻雄留下的人脈和兵馬,再加上苻融的搶先一步······”
“苻柳和苻生以及留在長安的眾多氐人皇族,恐怕不會善罷甘休啊。”王猛搖頭說道。
“亂起來,豈不是更好?”杜英反問。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這得利的漁翁,關中盟也已經不是第一次做了,再做一次又何妨?
王猛微微頷首:“既然如此的話,那就應該讓氐人自己亂。然而亂起來之後,王師又得儘快火中取栗。”
“正值初秋,一個秋冬,尚且還有時間。”杜英微笑道。
“但願吧。”王猛總覺得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自然也就沒有杜英這麼樂觀,“氐蠻內部亂起來,也得取決於外側有無威脅。”
杜英解釋道:“灞橋之戰,不過一兩天,但是在此之前,大軍枕戈待旦、小戰連綿,其實也疲憊不堪。
徵西將軍亦知氐人將亂,所以便下令休整幾日,再開拔進攻長安。至於關中盟這邊,早已沒有餘力,也不會對長安形成威脅。
現在就要看梁州刺史如何了。”
“那就沒有問題了。”王猛從容一笑。
杜英怔了怔,司馬勳又搞出事情來了?
王猛則指了指已經做出標註的輿圖:
“梁州刺史分兵兩處,一路直接向北進攻長安,不過已經被魚遵阻攔,雙方對峙於昆明池,僵持不下,另外一路兵馬則繼續向西北,想要進攻扶風等地,或許可成,但也威懾不到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