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州刺史雖然並不是很擅長率軍征戰,但是畢竟也不是紙上談兵、虛有其表之輩,能夠和他僵持這麼長時間,這鄧羌是有真本事的。”

不只是因為鄧羌是個人物,也因為司馬勳雖然不是很菜,卻也沒有厲害到哪裡去。

杜英不介意再專門當著羅含的面踩一腳司馬勳。

大家本來就不可能成為互相托付後背的好兄弟了,踩一腳也無妨。

更何況杜英也沒有冤枉司馬勳。

一將成名,往往也需要對手足夠的配合。

只要演員演技到位,有時候也不太需要多麼複雜的算計。

當然這也只是歷史上的少數,真正的名將誰沒有點兒看家本事?

鄧羌本身有萬夫不當之勇,在前方鑿陣,所向無敵,可是又能夠兼顧身後的軍陣,百忙之中不出破綻。

這樣的人或許還不足以成為運籌帷幄的帥才,但是已經是一個合格的前鋒或者偏師主將了。

謝奕相比於他,能夠做到後一點,但是顯然在個人勇武上還有所差距。

前方馬蹄聲響起,一名武將策馬飛馳而來:“梁州刺史麾下行軍長史梁憚,參見參軍、杜盟主。”

杜英和羅含還禮之後,梁憚打量著杜英,眼睛裡多多少少都有警惕和敵意在,不過他的目光並沒有在杜英的身上過多停留,轉而看向羅含:

“參軍為何出現於此處?”

羅含解釋道:“奉徵西將軍之命,前來配合杜督護行事,聽聞梁州刺史引兵征戰於此,而督護正欲調集糧草支援,因此自告奮勇,隨軍而來。”

頓了一下,羅含又不滿的說道:

“杜督護得徵西將軍器重,親自授予督護之職,統帶兵馬,應當以官職稱呼之,所謂關中盟之盟主,終歸為草莽稱號。

爾等怎可懸於齒上,脫口而出,為人所不齒爾。此等禮數,當銘記於心,否則與那胡人何異?!”

梁憚一時訥訥不敢言,先拱手答應。

杜英微笑著看著羅含給自己找場子,說實話,司馬勳麾下的將領會把“盟主”這個稱呼掛在嘴邊,自然是為了刻意的貶低杜英的身份,強調他“草莽”的出身。

不過這種刻意貶低本來就沒有證據,關中盟裡大多數人還都喜歡以“盟主”稱呼杜英呢,梁憚反過來說自己是為了表達和杜英的親近,也沒有問題。

可惜杜英不是自己來的,身邊還有一個羅含。

老爺子可不會在乎梁憚的面子,直接就把禮數給搬了出來,梁憚自然百口莫辯,此時只能重新轉向杜英:

“督護為何而來?”

“督護”兩個字咬的很重。

答應是答應了,但是也懷恨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