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默的震驚神色愈重,這一次不是拱手,而是躬身作揖,鄭重說道:

“房氏多在清河,屬下亦出清河,然清河房氏終歸非天下房氏,盟主以此言稱讚,默代家中多謝盟主賞識。”

杜英其實也沒有想到這傢伙反應這麼大。

想想也是,現在的房氏,只能算個寒門偏上罷了。

到底還沒有什麼大佬。

這八字稱讚,要等房玄齡位極人臣之後。

所以在房默的心中,房氏終歸不能和清河崔氏等等本地豪門相提並論。

在這種心態下,驟然聽到杜英的誇讚,自然欣喜驕傲,哪怕杜英的稱讚,只是說清河房氏為天下房氏之冠罷了。

都沒有繞過房氏的那些事。

“清河房氏,遠在青州,怎地會在關中?”杜英愈發來了興致。

“盟主之前已言,屬下確實為西來士子。”房默趕忙回答,“山東戰亂,經年未休,南北勢力往來,恍如迷霧。

我等身在兵荒馬亂之中,也只好各自保身,因此聽聞秦國招募賢才,餘既已流落洛陽,便隨同舍弟西來。”

杜英點頭,秦國招賢納士,也就是名義上說了說,不過在亂世之中,這是一個口號,卻也吸引了很多人前來。

任群、麻思這些人應該都算是“受害者”。

除了他們之外,顯然還有更多關東士子,比如眼前的這個房默。

當初杜英和王猛還曾經前往潼關去聽了聽雷弱兒招才納賢的宴會,結果發現根本就不是那麼一回事,完全就是做個樣子。

甚至主持會議的雷論都不知道都有誰來來往往。

苻堅化身傅學,進進出出,也如入無人之境。

王猛此時也忍不住開口解釋道:

“氐人和羌人只是做樣子,或者說是上位者想要招納賢才,但是下面的氐人和羌人貴族並不想要分走他們的利益和權力,因此應付應付了事,這可就苦了眾多西來士子,多半流落關中,居住於各處塢堡之中。

此次組建參謀司,方才知道眾多明珠無奈蒙塵。這房默以及其弟房曠,便是年輕士子之中的佼佼者,正好為我參謀司所用。”

杜英點頭,參謀司作為杜英在關中盟裡主動設立組建的第一個機構,其目的也很多。

一來是能夠幫助關中盟制定未來的發展計劃和作戰計劃,因為關中盟裡大多數的人都是草莽出身,在這些發展規劃、軍事計劃等等方面屬實是缺少系統經驗。

因此杜英期望能夠找到一些靠譜的世家子弟,比如任群這樣的,以他們為核心組建參謀司,然後再選拔盟中年輕子弟進入其中,由世家子弟們帶著這些年輕人學習,逐步提高關中盟年輕一輩整體的戰略目光和文化水平。

大家都必須得承認,至少在這個時代,世家仍然壟斷著知識的傳播。

沒有知識,除非是天才,不然又如何能真的運籌帷幄、料事如神?

還有一層原因,自然也是為了培養出真正屬於杜英的力量。

關中盟終歸只是一個世家聯盟,聯盟的基礎是利益。

假如利益不再相同了呢?

杜英從來不寄希望於世家的皆操,雖然他知道,周隆、蔣安等人到底應該算是草莽豪雄更多一些,因此大家還能談一談義氣和道義,但終歸是要有所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