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這一手“讓人幹活、不讓人喝酒,還讓人感恩戴德”,就值得杜英好好琢磨。

接著謝奕和杜英推讓幾下之後,讓不過,便坐在了主位,杜英則坐在他的下首。

對此,關中盟的各位家主們也說不出來什麼。

外面塢堡內外,晉軍將士怕不是足有兩千人,而且還不知道有多少人會匯聚過來。

所以謝奕此時暴起發難,關中盟幾乎沒有招架之力。

讓人家坐在這個位置上,理所應當的。

而現在有了謝奕親口描述,這一場雙方圍繞藍田南側平原和山丘展開的遭遇戰,箇中細節自然也變得清楚。

“當時本將認為取勝可能已經不大,所以下令各部東、西、南三個方向突圍,本將親率主力向西突圍,一來也是想要引誘苻生等人遠離藍田大營,為後續大軍進攻創造機會,二來也是意圖繼續向西,看是否可以尋求機會,切斷苻雄的退路。”

謝奕的聲音尚未落下,杜英等人都面露恍然。

這傢伙一頭扎到西邊來,敢情還有這麼大膽的打算?

這到底是誰吃了敗仗?

不知道的還以為謝奕是突破了苻生的阻攔,向前進攻呢。

也就是謝奕為人實誠,該說的就說,是失敗就是失敗了,所以也沒有什麼好遮掩的。

不然換做一個要面子的,保不齊這一場戰鬥,吹啊吹,就給吹成勝利了。

而且還真別說,在苻生和苻萇等人也沒有徹底摸清道路之前,謝奕如果真的能夠擺脫他們的追擊,並且一頭紮在從斜谷、子午谷等地到長安的道路上,是真的能實現切斷苻雄退路的目標的。

就是謝奕麾下的兵馬,現在有點兒少。

但是有杜英帶領關中盟攘助,似乎這並不是一個不可能的問題。

杜英緩緩說道:

“現在當務之急,應當是和徵西將軍建立聯絡,告知將軍此地情況,另外聚攏伯父麾下兵馬,我們要儘可能地向東和向北派出斥候,尋找走散的袍澤弟兄,同時還要避免引起苻生等人的警覺,若是苻生或者坐鎮長安的苻健引領大軍而來,憑藉我們此時的兵馬,怕是難以阻擋。”

謝奕皺了皺眉,顯然覺得杜英這個決定有些畏手畏腳,不過身在此地,客隨主便不說,自己手下這些殘兵敗將還有多少戰力,謝奕心裡又何嘗不是直打鼓?

只不過他這個主帥,明面上還是得撐起來的。

要是他都沒有信心和膽量了,那士氣就真的瓦解了,大家拍拍灰塵,直接向苻生投降好了!

“伯父殘部,而今有兩千左右,若是再多收攏,應該能夠匯聚齊三千兵馬。再加上我關中盟兵馬千餘,這就是我們未來最大的依仗,也是最後的力量。”杜英徑直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