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豈會居於人下?(第2/2頁)
章節報錯
但是跟著公子的人都知道,公子並不是有叛逆之心,而是已經意識到了,憑藉著氐人和羌人所秉承的“打服你了就得聽我的”這種想法來治理整個中原大地,是不現實的。
百姓,或者說華夏這個民族,永遠不可能真的被打服,永遠都會有抵抗,永遠都會有動亂。
更何況秦國現在也不只是打服了你,你就是我的子民,而是打服了你,你的一切隨時都是我的,你們這些手下敗將只是我們的奴僕。
這肯定是晉人,或者說華夏民族,甚至於羌人等等,都不能接受的。
秦國可以控制得了關中這一畝三分地,誰不同意就揍誰,但是之後深入中原呢?
偌大的中原,秦國不可能透過戰爭和壓迫征服。
仁義教化,道德禮法,這些才是約束百姓、安撫地方的正確選擇。
這一點,傅學認為,即使是此時坐在秦國皇位上的苻健也不見得就明白,更不要說秦國的未來掌舵者,身為太子的苻萇以及被重點培養的淮南王苻生了。
前者狠勇好鬥,後者更甚至乾脆愛好殺戮。
這絕對不是合格的統治者,更不是合格的中原地區的統治者。
只有深入瞭解中原文化、推動氐人和羌人學習這些禮法道德,而不是一味地以暴力去實現一切,才能夠讓氐人和羌人融入這一片土地並且成為這片土地真正的主人。
可是偏偏苻健還對苻生這種愛好殺戮的傢伙頗為滿意。
所以別人笑話傅學離經叛道,而傅學看他們卻是一群蠻夷。
蠻夷,終究不會被這方天地所容。
但是呂婆樓他們只知道公子看不慣這一切,卻不知道,公子竟然還真的打算去改變這一切,因為在他們這些隨從們看來,這未免有點兒不太現實,即使是他這個和公子亦師亦友、地位隱隱還在公子之上的,都覺得這太異想天開了。
原因無他,現在坐在皇位上的是苻健。
而順位繼承人是苻萇和苻生。
與公子無關。
但是公子有如此雄心,對於他來說,當然不是壞事。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他們誰不指望著公子能夠往上走,就算是坐在皇位上的可能性不大,走到現在丞相苻雄的位置上,那也是執掌大權的存在,到時候自己推行自己的想法之類的,並非不可能。
時代的發展方向,就由他們來決定了。
呂婆樓的眼神逐漸明亮。
是了,這是觀點和想法和他們之前所見到的任何一個氐人貴族都截然不同的公子,這是胸懷無數書籍典故的公子。
杜氏不甘心居於人下,公子又如何會甘心?
他有自己的想法,和旁人格格不入,而他自然也有自己的胸襟抱負,就是要讓你們意識到我的想法,是對的!
“但是我們現在能給的,好像不多。”呂婆樓忍不住提醒一句。
現在的公子,現在的他們,實力到底還是太弱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