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江湖路遠,有緣再見(第2/2頁)
章節報錯
假如這樣,那之後苻生上位,再接著便是苻堅······
此人很有可能是未來他們將會遭遇的最強勁的對手。
不過這也是未來了。
此時的杜英的關注點不在了解未來的對手上,他已經身在華陰的客棧之中,收到了從涼州傳來的書信。
實際的結果要比預想中的還要好,這是杜英始料未及的。
張祚許給了他扶風校尉外加直接調撥給杜明的白銀,這些亂世之中的硬通貨會在不久之後由杜明調動杜氏家臣親自護送前來關中。名義已經有了,扯大旗講究的就是師出有名。
更重要的是,杜明從張祚那裡獲得了統籌轉運錢糧的資格,至少杜英做大做強之前招兵買馬的用度不愁了。
這些是涼州官方方面的支援,也算是誠意十足。
但是杜英真正要指望的,還是杜氏自家的支援。
自己所做的對杜氏有多大的好處,杜明當然也很清楚,自然不可能什麼都不做。
按照杜明書信中所說,他已經去信少陵,少陵留守的杜氏餘部會聽從於杜明的安排調遣,另外杜明還派遣家臣陸鵬的兒子陸唐帶著杜氏自己開支的錢糧來支援杜英,至少也要有白銀千兩。
支援自家兒子,杜明當然不會小氣,這只是讓兒子創業的本錢罷了,之後杜英要是真的做大做強了,那杜明當然不介意更多投入。
杜明的大手筆讓王猛感慨世家到底底蘊深厚的同時,也讓杜英自己都有些驚訝。
世家有錢,這是眾所周知的。
世家制度讓這些大家族可以肆無忌憚的收斂錢財、搶奪田產。亂世之中,田產之類的當然是帶不走的,但是錢財卻是可以打包帶走的。
隨著戰亂的日益蔓延,晉代對於關中的百姓來說甚至都已經是前前朝了,而晉代發行的銅幣此時都已經難以在關中流通,後來趙國、秦國也鑄造錢幣,但是架不住戰火紛飛,物價飛漲,這銅錢自然也跟著嘩嘩的貶值,另外鑄造銅錢所需要的銅和錫等等還得被拿去鑄造兵刃器械,本來就捉襟見肘的原材料更是不足,因此當朝所鑄造的銅錢更是越來越輕,逐漸出現各式各樣的小泉當百、大泉當千等等,簡直讓杜英想到了後世某國貨幣甚至還不如紙值錢的情況。
所謂亂世的黃金,盛世的古董。在這亂世之中,真金白銀自然就變成了人人信服的硬通貨。涼州加上杜氏總共能夠拿出來一千五百兩白銀,已經足以讓杜英吃驚了,涼州到底割據一方,有點底氣是必然的,不然張氏的江山早就已經不知道是誰家的了,五百兩白銀能拿出來也不過只是毛毛雨罷了。
而杜氏一下子竟然能夠拿出兩倍,這讓杜英不由得有些懷疑,自家父親這到底是要孤擲一注所以把老底都拿出來了,還是地主家餘糧反正還有很多,不在乎這些。
杜英甚至覺得後者的可能性比較大。
只可惜自己從記事起沒有多久就被送來了華山,無論杜英再怎麼翻找之前那個自己的記憶,也沒有找到和杜氏家產有關的記憶,看來只能等到自己哪一天有機會前往涼州、入家門才能知道了。
所以杜家到底多有錢呢?
杜英不知道,卻很感謝老祖宗們的積累——他並不相信自家那個守成有餘而進取不足的父親能有如此積攢家業的本事。
“接下來打算怎麼辦?”王猛翻著書,翻得很快,也不知道他看進去了沒有。這傢伙明擺著心情也很激動,不過是用這個方法來緩解自己的心情罷了。
“先和洪聚兄說一下這件事吧,若是能夠讓他和我們一起前往少陵,那自然最好,”杜英緩緩說道,“這幾天相處,我覺得洪聚兄的確是我們能夠信賴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