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君臣相得兩儀殿,百年大計自此出(第1/2頁)
章節報錯
自己手下的唐人太多,被朝廷滲透得太厲害,誰都有可能。連那些紅鬍子和突厥人,都特麼大多數心向大唐。
當初義兒軍上課的時候,地理課就用原版的地球儀,就是李仁輔親自看到了,彙報過來,也是有可能的。
這其實是小事,小帥也並不太在意。連鐵路、蒸汽機車和海船的技術小帥都不藏私,何況一個區區世界地圖?
小帥既然早就下定決心,要一直披著大唐的虎皮,只要自己家有生之年能驅策部下,獨斷專行,實現自己唐土萬里的願望,那就足夠了。
想必自己有生之年,鐵路也修不到英吉利海峽。自己的後代沒有自己穿越的本事,還是不要當獨裁者安全,反而能長保富貴,免得掉腦袋。
世間有千年的家族,哪有千年的皇朝?皇族看似風光,裡面全是一顆顆人頭和一片血腥。
想必華盛頓和其他自己想得到的偉人,也是想明白了這一點,才不向當皇帝的方向努力。袁大頭想不明白,就是前車之鑑啊。
君臣統一了思想,小帥表示了自己願意為王前驅,為李治平天下的想法兒。至於實際操作,肯定是還得不停地互相試探和鬥爭,反正至少現在,李治是比較滿意的。
談話間不知不覺一個時辰過去了,李治宣佈賜宴,要款待小帥。
這時候才是申時,不到下午四點。不過皇帝要吃飯,是不管時間的,就是李治和小帥兩個人,君臣相對而飲而已。
這御宴就是種榮譽,都沒有小帥平時自己吃得好。李治喝了一杯,“蘇卿啊,這天下各國,你給朕講講,都大體是怎麼回事。”
這一講可就時間長了,從波斯講到大食,從天竺講到東南亞,從君士坦丁堡講到羅馬,從不列顛講到瑪雅人,等到東瀛、白令海峽和澳洲、太平洋航線都講完,天色漸晚,已經六點多了。
這一頓飯吃了兩個多點兒,其實沒怎麼喝酒。
上了茶,李治紅光滿面,“妹婿啊,咱們這鐵路可得馬上修,艦隊得馬上造,歲月不待人啊,你我君臣年輕,希望咱們有生之年,能有一統環宇的時候。”
小帥勸諫,“陛下,艦隊也還罷了,遠洋航行有貿易之利,遠征有獲利的可能。這鐵路可是極其耗費人力的行為,每一根枕木下面,都躺著奴隸的屍骨。
我大唐正是需要繁衍生息的時候,不可將國力過分地消耗在這上面,修可以開始修,此百年大計,不可操之過急。”
“朕知道,長孫無忌和褚遂良那幫人要是知道了,肯定拿隋煬帝的大運河來勸諫朕。不過妹婿你方才不是說了麼?東南亞和東瀛有大量的土人,東瀛還有銀山之利。
咱們先造船,平定這些地方,幫助這些地方享受大唐的文明。那些抗拒大唐天威的,就捉來修鐵路。
何況,高句麗還沒有平定,這奴隸的來源是不缺的,朕絕對不會拿大唐自己的子民去填這個無底洞的。”
李治這個封建軍那個國那個主義分子,小帥是管不了的,這不關小帥的事,不過小帥忽然心中一動,“陛下,若是有意遠征東瀛,臣舉薦一人。
臣在西域起家的時候,受過焉耆兵馬留後孫霸孫十將的恩惠,一直無所報答。
孫十將此人兵練得沒問題,大局觀也是有的,就是這個對屬民暴虐了點兒,不適合去大月氏。若是去東瀛,倒是個合適的人選。”
李治大笑,“果然沒有沒用的人才,只有沒用對地方的人才。瑞安,擬旨,升焉耆兵馬留後孫霸為泉州都督,持使節,兼東海安撫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