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尷尬(第3/3頁)
章節報錯
當然,這跟當時的電影環境有很大關係。相對應的,成片的質量也因為工期的問題乏善可陳。
步入八九十年代,香江的電影行業已經步入正軌。
但是還是被烙印上了“流水線”的名頭。
那時候電影行業的雙週一成中,雙週每年要參演八九部電影,動作片的拍攝工期一般要更長,但是每年也會產出兩到三部。
這種強壓之下,很多新演員和導演都難以出頭。
這也是香江青黃不接的原因之一。
新世紀後,香江終於在拍攝上放慢了了腳步,但是相比於慢工出細活的內地劇組,香江的拍攝速度還是顯得太快。
也就是從七日鮮變成了二月鮮。
僅05年,香江就產出了100多部電影,這其中還不包括大量卷錢跑路被迫解散的案例。
“這裡的拍攝節奏和內地不同,有些不習慣吧。”
劉德樺拍拍季雲的肩膀,遞過來劇組中的道具檸檬茶。
“確實。”
季雲點點頭,在殺生那部戲中,取景僅有桃坪羌寨一個地點,仍舊拍了三個月。
而門徒的取景地包括清邁、香江、金三角,多地週轉拍攝竟一點沒停下。
“放心吧,這回熟悉了以後就方便了。”
香江畢竟祖上闊過,雖然現在的市場行情不好,但是依舊對於本地的班底和演員充斥著自傲的心態。
周閏發,梁朝韋,張曼鈺...
這些演員都是站在華語影視圈天花板級別的人物,也代表了鼎盛香江產出人才的能力。
對於內地的演員,他們有種看土包子的感覺。
就是在一片不看好之下,然而季雲仍舊透過表演征服了所有的後臺人員。
劉德樺已經預見,在這部戲之後,季雲將會開啟香江市場,再次出演香江班底的電影也不是什麼難事。
其實不只是季雲,整個劇組的演員都十分優秀。
張婧初在拍攝死亡的一幕時,和老鼠親密接觸;古添樂為這個角色減重18斤,腰圍只剩下二十八寸;小演員謝止彤在拍攝吃飯一幕戲時連續NG二十三次,也只是嚥下了淚水繼續嘗試第二十四次。
雖然拍攝週期略顯倉促,可是卻反倒逼得眾人爆發出了超水平的發揮。
劉德樺深吸一口氣,他也打算放開手腳。
明天就是最後一場戲,也是他能否奪得最佳配角獎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