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陷阱!陷阱!陷阱!(第2/2頁)
章節報錯
“土地流轉之事,肯定會鬧出大動靜,這種天賜良機,所有世家都會搶跑,但搶跑有一個條件,那就是手中有錢。”
李承道在長孫無垢耳邊輕聲低語。
“誰有錢,誰就能買到更多的土地……那麼,話說回來,天下誰最有錢……權貴?世家?還是商人?”
李承道似乎在自言自語,語氣中帶著一絲嘲諷:“呵呵……大唐人民錢莊不日就會大規模發放低息貸款,只要有資質,本宮可以給他們上槓杆,到時候如果房玄齡他們聽話,本太子不介意多給他們一些甜頭……”
說話的聲音逐漸變小,連月亮都害羞地躲入雲層中。
……
“太子殿下,咱們研究了五年的雜交水稻……早稻成果,終於出來了!”
東宮,興奮的安藝茹小臉紅撲撲的,難掩心中的喜悅,一下子撲到李承道身上,興奮地摟著他的脖子。
李承道微微一笑,感受著少女身體的玲瓏剔透,情不自禁地樓住了那細細的小蠻腰。
“什麼成果啊?”
安藝茹抬起頭,掰著指頭說道:“新種水稻畝產7.5石,每畝穗數13.5萬,成穗率78%,每根穗粒總數平均為273,結實率90%,千粒重273……”
此時大唐最好的良田畝產差不多也只有2石多一點,差一點的甚至只有一石多,安藝茹說雜交水稻竟然能有7.5石,差不多翻了4倍多,在這個農事大於天的年代,絕對是天大的祥瑞。
不過李承道彷彿心中早有所料,臉上古井不波,只是微微笑了笑。
大唐並不缺糧,隋朝從900萬戶,算上不計入冊的賤籍,人口差不多7000多萬,而現在唐初才多少人口,算上賤籍,以及逃入深山老林的流民,最多也就一千五百萬人。
而隋朝給唐朝留下了多少糧?
在史書上有這麼一段對話,是唐高宗李治對戶部尚書高履行關於人口增長的詢問。其中高履行說道:“隋朝開皇年間生產的糧食足夠870萬戶吃50年!”同時在貞觀十一年時,監察御史對唐太宗說道:“回洛倉已經吃了20年,至今還沒吃完!”此時隋煬帝已經死了33年了。換一種方式想,歷史上有名的貞觀之治,乃至開元盛世都有隋朝的功勞在內。
所以雖然雜交水稻終於研究成功,但這只不過是錦上添花之舉,只能說能夠起到振奮人心的作用。
但李承道需要的就是這一手“振奮人心”!
他笑著摟住安藝茹:“藝茹,等會你拿著我的手諭去經管學院,把這個訊息告訴徐厚釗和管金生,這十幾天,這兩傢伙的空倉應該佈置得差不多了,告訴他們,明天可以動手了。”
李承道眼中閃過一縷精光,韭菜嘛,當然要來來回回收割才行。
而在長安另一個角落,金富貴臉色慘白,他已經跪在崔家門口三日有餘,原本的滿面油光徹底消失不見,變成了永遠看不到希望的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