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動刀了(求月票,求推薦票,求一切)(第1/2頁)
章節報錯
六月二十,大朝會,新太子李承道當著滿朝文武百官以及李淵的面,獻上了被稱為大唐建國以來最大的祥瑞雜交水稻。
“雜交水稻乃是青雲學院農學院最新的研究成果,目前已經有二十畝水稻在長安南郊的試驗田結穗,此水稻畝產7.5石,每畝穗數13.5萬,成穗率78%,每根穗粒總數平均為273,結實率90%,千粒重273……”
“雜交水稻相比起其他普通水稻,具有明顯的雜種優勢現象,主要表現在生長旺盛,根系發達,穗大粒多,抗逆性強等方面……”
李承道手中拿著一株新鮮水稻,侃侃而談,而朝中百官雖然沒有聽懂他後面那些話,但畝產7.5石卻是清清楚楚聽進耳中。
此時大唐最好的良田畝產差不多也只有2石多一點,差一點的甚至只有一石多,李承道現在說他手上的水稻竟然能有7.5石,差不多翻了4倍多,在這個農事大於天的年代,怎麼可能不引得滿朝震動!
“太子此話當真?”
大司農王修坐不住了,一聽這雜交水稻竟然畝產達到7.5石,連忙站出來確認,這可是關係到全天下百姓的肚子問題啊。
要是太子說的是真的,那李承道簡直是聖人降世,天佑大唐!
“王中丞此話何意,難道太子會在事關民生之事上誆騙你嗎?”
李承道還沒回答王修的話,裴寂就站出一步,淡淡地看了王修一眼。
“下官不是這個意思,只不過事關農事,臣身為大司農,有必要……”
王修臉色一變,自己只是職責所在,一聽水稻畝產能達到7.5石,有點不敢置信,所以多問了一句,想不到裴寂就站出來了針對他,這尼瑪什麼情況!
“畝產多少,大司農有空的話可以去長安城外面的試驗田裡看看,那裡本宮試種了二十畝。”
李承道轉過頭,深深看了王修一眼:“不過有一件事,本宮要問問大司農,在六月之前我大唐普遍糧價在每石兩貫左右,是也不是?”
王修額頭上出現密密的汗珠,這李承道什麼意思,在滿朝文武面前問糧價,他冥冥中感覺到李承道是在挖坑,等著他跳。
“大致糧價的確在兩貫左右……”
“你可知道,隋朝楊堅在位時,糧價是多少?”
還沒等王修把話說話,李承道突然低喝一聲,這一句話說出口,在場的百官都是聰明人,立即明白王修完了,新官上任三把火吧,想不到新太子李承道第一把火就燒到了大司農王修身上!
此時王修明顯意識到不對勁,但他自恃自己從未貪汙受賄,在農事上也事必親躬,本職工作毫無差錯,所以面對李承道的突然發難,雖然措手不及,但心裡依舊想著大不了辭職告老,便梗著脖子回道。
“隋朝和我大唐豈可同日而語……”
“你不說,那就由本宮來告訴大家,隋朝糧價在200文每石,現在我大唐已立國九年,百姓安居樂業,百業興旺,但糧價卻到達了驚人的兩貫每石!”
“就算糧價到兩貫每石也就罷了,五月底,長安糧價暴漲,先是七天漲到了快五貫每石,全長安的糧食被瘋搶,所有糧鋪售罄,甚至有居心叵測著,利用暴漲的機會大肆囤積!”
“要不是本宮開倉放糧,咬牙按著原價賣於百姓,有多少百姓將餓死街頭?大司農,你可知道?”
王修的臉色瞬間白了一絲,他有心想反駁,但他還沒開口,李承道就厲喝一聲:“六月之後,糧價更是到了瘋狂的地步,一日三價!直至六月初五,糧價甚至到了五十貫每石,天下百姓無不怨聲載道,這是要生生餓死我大唐千千萬萬的黎民百姓啊!”
“到底是何人造成如今的局面,到底是誰在縱容那些大糧商吸百姓的血!你!大司農王修,難辭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