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旗!”

赤色的旗幟在兩隊人無比嚴肅的敬畏目光下,緩緩升起,李建成微微蹙著眉,看著這隊完全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的隊伍,心中出現了一絲異樣。

這個時代計程車卒訓練的是紀律,兵器的運用,旗語表達的含義,更深一些就涉及到排兵佈陣和梯次進攻這些,升旗這種東西從未出現過,士兵們基本是把帥旗當做主將的位置而已,帥旗進則進,帥旗退則退。

而眼前這幾個方隊,似乎把漸漸升起的赤色旗幟當做了另一些超脫物質之外的東西。

“升旗?這算什麼?”

李建成喃喃自語一聲,繼續看下去。

隨著赤色旗幟的升起,廣場中的墨綠色方隊開始齊聲歌唱。

“旗幟高舉!隊伍緊排!

大唐子女以鎮定堅毅的步伐行進。

那些為大唐之崛起而犧牲的同胞們,

靈魂也隨我們隊伍邁進。

我們身邊的戰友倒在敵人的鋼刀長槍下,

我們的兄弟姐妹們倒在了衝鋒的戰場上,

我們的隊伍精神飽滿向前進。

……”

這是一種新的歌唱方式,是上百人的大合唱,低沉,連綿起伏,一浪高過一浪,每一個音節都蘊含著歌唱者深深的感情。

李建成出生大家族,耳濡目染下,對歌舞,戲曲之道非常熟悉,他自己也帶兵,像《秦風·無衣》之類的軍歌也經常帶著底下士卒在戰鬥前或者戰鬥後歌唱。

但他確定,這首戰歌他從未聽到過,歌詞很直白,與這個時代窮究文字的方式完全不同,就算一個從未讀過書的農民都能聽得懂,這種歌難道也算戰歌?

“為生我養我的祖國清道!

為實現大唐民族的偉大復興清道!

百姓們帶著希冀望向人民子弟兵,

勝利的破曉來臨了。

大唐子民帶著希冀等待我們的到來,

勝利的破曉來臨了。”

歌詞越來越高亢,隨著赤色旗幟的高高升起,歌唱方隊中每一個人都呈45°仰望著天空,目光真摯熱烈,帶著一絲莫名的閃亮。

李建成眼中的驚疑越來越甚。

長林軍三千人是他的嫡系部隊,護衛東宮左右,他曾經幾個月每日都與軍中士卒同吃同住,真正做到愛兵如子。

攻打長安時他用了幾萬部隊,裡面有太原起兵時的家底,也有不斷招募的募兵,依靠著這些兵,李建成率先攻破長安,功勞可謂是一時無兩。

這麼多年打仗下來,李建成可謂是身經百戰,但眼前這些人的眼神,他從未在任何一個士兵眼中看到過,他不明白這些眼神代表著什麼,但十幾年南征北戰的直覺告訴他,這些人是死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