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風手……”

聽完李承道的解釋後,李建成若有所思地反覆咀嚼著三個字。

“若是在小隊追擊或者撤離過程中運用這個技巧,倒是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兩人進了青雲學院,照夜玉獅子和黑馬也被親衛領下去休息,李承道帶著李建成往裡走,一塊巨大的石碑豎立在青雲學院正大門的廣場中央,率先進入兩人視線。

李建成略顯驚疑地看著石碑上的字,情不自禁地念了出來。

“白馬非馬?”

“承道,你這青雲學院傳承的莫非是名家思想?”

“名家討論的是名與實內在的邏輯關係,一直被主流認為是詭辯之術。”李建成皺起眉,看著眼前的石碑,慢慢說道,“名家也因為饒舌詭辯,不解決實際問題的浮誇之風,被認為是煩文相假,飾詞相惇,有害大道。”

“這些難道你不知道嗎,為何還要把白馬非馬立做碑文?”

“青雲學院不是名家,把這四個字放在這裡只是當初覺得好玩而已,兒子我建立青雲學院的初衷本來就是為了好玩嘛,這四個字最為合適不過,哈哈……”

李承道展顏一笑,沒有多說什麼,抓起李建成的手繞過石碑,往內走去,似乎不想在白馬非馬這個問題上多做糾纏。

現代文明的起源是古希臘文明。

白馬非馬是邏輯學、形而上學的初始萌芽,其裡面深藏著和古希臘一樣的究極本源思維,隱藏著柏拉圖的理念,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是徹頭徹尾對儒,道,法等諸子百家深刻的思維轉變,這是從古希臘本體論追尋之後,又一次對現代科學萌芽的巨大思維推動。

李承道想要建立一所超脫這個時代,真正尋求科學本質的學院,徹底打破傳統學派的桎梏,所以才鄭重其事地把白馬非馬這四個字立在青雲學院的廣場中央。

他曾經在另一個時代追思過一個問題:為什麼是古希臘而不是華夏孕育現代文明?如果再讓華夏重新來一次,華夏能比西方更早出現現代文明嗎?

他推演了無數次,但得到的最終結果都是否定的。

即便歷史輪迴無數次,現代文明都不可能在華夏這片沃土中產生。

華夏文明史上思想的最高峰出現在先秦文明,老莊孔孟等思想大師紛紛登場,直到秦形成統一的集權帝國後,精彩紛呈的滿天星式的先秦文明才慢慢被掐滅。

現代文明的萌芽是古希臘思想,古希臘思想是一個逐步完善,不斷追問的開放體系,從巴門尼德的存在追問,到柏拉圖的理念論,到亞里士多德追究存在的終極原因,再到迪卡爾追問世界為何是這樣,發展到貝克萊存在就是被感知,最後到康德提出理性為自然立法這一對存在的終極調和,可以看出,古希臘的哲思體系是一個開放的,不斷完善的過程。

透過不同的時代不同思想家的註釋,搭建起龐大的形而上學大廈,這和東方文明的儒家形成了強烈對比。

儒家停留在一個封閉的體系內,沒有產生持續的追問,考究故紙堆才是歷代學人的終極使命。

論語裡,學生問,孔子回答,而回答完就完了,沒有對回答本身繼續產生追問,這種封閉的思想體系和古希臘對知識的審視原則有著根本性的背離,無法產生新的思想體系,完成對舊思想的補充。

所以,單單從這一點就能看出,現代文明在這種環境下產生實在太難太難,只有多元,開放,競爭,不斷追問以質疑,不斷完善,才能迸射出現代文明的火花。

李承道所做的就是後者,白馬非馬就是這一思想的奠基石。

李建成皺著眉,看著身前的李承道,他是何等人物,即使天縱如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前,依舊被李建成壓制得死死的,如果不到萬不得已,身處絕地,誰會冒著天下之大不韙殺兄噬弟,囚禁自己的親身父親?

如果李承道是普通的紈絝子弟,李建成或許只會莞爾一笑,不會放在心上,但現在李承道可是被文中子王通稱為幾百年未見的天縱之才,一首詩壓得萬千才子不敢提筆落字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