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4章 消失的十年(第2/2頁)
章節報錯
之前我們強調過,出自錢氏後人之手,對錢氏集團存在一定的美化,對有些史實存在過度修飾。比如對此事的記載就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來看一下對“錢元謀反案”的描述,根據記載,當錢元瓘聽說錢元意圖謀反後:
“文穆王遂馳騎召元宴宮中,至則左右陽稱元有刃墜於懷,謀為不測,即格殺之,並殺元珦。”
而則雲:“諸將復告,王乃召……”錢元瓘活脫脫傻白甜,或者說重感情,重視手足之情,這很符合宋朝的政治正確。
“馳騎”,刻不容緩,以最快的速度把錢元請來喝茶,錢元剛一進來,左右人就立馬聲稱他懷揣利刃,緊接著就將錢元當場處決。
在殺掉二人後,錢元瓘還打算拔出蘿蔔帶出泥,把跟錢元暗中來往的官員一網打盡,侄子錢仁俊加以勸阻,並以官渡之戰後曹操燒書為喻。錢元瓘這才放棄了刨根問底。
這樁被扼殺於萌芽中的陰謀非常蹊蹺,其中最蹊蹺的就是錢元為何要勾結錢元珦?
錢元珦雖然具備作案動機——被廢為庶人並遭軟禁,但他具備當隊友的實力嗎?無權、無兵、無地盤,三無產品,就連最基本的人身自由都沒有,想造反的錢元會勾結他嗎?他能給你帶來什麼幫助?只會給你除幫助以外的一切幫助。
何況正因錢元珦被軟禁,周圍全是錢元瓘安插的眼線,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被監視著,您跟他勾結,是怕計劃洩露不出去嗎?
且萬一錢元珦拿您納投名狀怎麼辦?把您的蠟丸書轉發給錢元瓘,“七哥,我雖殘暴酷虐,但我對您絕對忠心啊,你瞅這個人面獸心的傢伙,他才是真老虎啊!還想拉我下水,我檢舉揭發,我要立功!”
退一萬步講,就算您成功了,錢元珦這個只在精神上支援你的人就會成為元老功臣,與你瓜分勝利果實……
錢元勾結錢元珦?離了大譜了屬於是,絕對腦殘。
事出反常必有妖,如果轉換一下立場,就細思極恐了:錢元瓘忌憚諸弟,特別是手握兵權、坐鎮地方的錢元珦、錢元,他們霸氣外露,是諸弟中的出頭鳥,於是他倆就“被謀反”了。
問題來了,如果說對錢元瓘威脅最大的人,難道不應該是錢元璙嗎?錢元瓘會如何處理錢元璙?
史籍記載說錢元璙“儀狀瑰傑,風神俊邁”,在集團危難時刻勇娶楊行密之女,徵睦州、復湖州、攻東洲……“皆陷陣有功”,累功被授予中吳軍節度使、蘇常潤等州團練使、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坐鎮蘇州。
錢元瓘襲位後,錢元璙自蘇州來“覲見”,錢元瓘以家人禮待之,親自為六哥奉觴為壽,“哥,這位子原本是屬於您的,現在我卻鳩佔鵲巢。”
錢元璙嚇得趕緊跪倒在地,“大王您功德高茂,咱爹是擇賢而立,如今君臣名分已經明確,您應恭守霸業,自為珍重!”
隨後兄弟二人都哭成了淚人。多感人的一幕啊,兄友弟恭的典範。如此感人、如此宋朝範兒的記載,當然出自於,那麼我們再來參考一下,果然童話裡都是騙人的:
“……君臣位定,惟知恭順而已。”
細品這人兩句話:
:“恭守霸業,自為珍重”;
:“惟知恭順而已”。
兩句話之前的記載都基本雷同,沒有異議。但這兩句的意思差大了。
中錢元璙是以哥哥的身份對錢元瓘進行說教、訓誡,“你上位了,給我好好幹啊!別辜負了咱爹的信任,聽見沒!”中則是錢元璙的認慫投降,“哥現在只知道夾著尾巴裝孫子了,你別弄死我行嗎?”
我還是更傾向於的記載,相似的場景在歷史的長河中反覆出現過,它們都擁有一個同樣的名稱,叫“鴻門宴”。
錢元璙的表態讓錢元瓘很滿意,酒宴之後,錢元璙不出意外地被明升暗降,剝奪了實權——檢校太師、中書令、開府儀同三司,在杭州興建一座金谷園——“以娛老”,又在滮湖邊興建一座煙雨樓,總之,兩座高階監獄。
錢元璙永遠地退出了歷史舞臺。
長幼次序的第一繼承人——錢元璣,及時病逝;聲望最高、粉絲最高——錢元璙,認慫退遊刪號,被軟禁;實力較強且不服管教——錢元珦、錢元,因“謀反”被殺。
拿掉這幾個出頭鳥,錢元瓘就能坐穩兩浙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