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對南唐的立體化戰爭還不僅僅侷限於輿論宣傳戰、金融貿易戰,在層出不窮的疲敵策略中,大宋更是做到了精確制導,可謂是對李煜的“戰略斬首”。

文藝青年李煜酷愛佛法,在鐘山設寺,親筆題寫“報慈道場”,每日齋僧近千人,而這一切費用全由南唐朝廷報銷。

某日李煜正在休息,忽聞皇宮道場傳出撞鐘之聲,聲音嚴謹而細緻,於是大喜,就派人把撞鐘之人召喚過來。撞鐘之人是位聰明伶俐的小童子,李煜更加歡喜,便要親自為他剃度。小鬼很機靈,當場表示不願獨受皇恩,惟願陛下廣施恩德於天下眾僧。李煜於是下詔普度眾僧,這又是一筆巨大的財政開支。

李煜將寶公院改建為“開善道場”,與國後周氏換穿僧衣,跪地誦經、跪拜,非常虔誠,以至於把額頭磕出繭子。

在李煜的倡導下,僅昇州城內就有數千僧人,他們的一切開銷全由南唐朝廷買單。

聯想一下柴榮的經濟改革,其中一項就是限制佛教,而李煜卻反其道而行之,大力推崇佛教,使得南唐更加缺乏勞動力,同時又加重了朝廷的經濟負擔。

需要強調的是,幾乎在同一時期,趙匡胤頒佈了禁止使用銅、鐵鑄造佛像的命令,基本延續了柴榮的改革思路。南唐卻用本就緊缺的銅來鑄造佛像,加劇了南唐的“錢荒”。

在得知李煜走上痴迷佛教的不歸路後,大宋當然要助他一臂之力。據記載,趙匡胤精心挑選了一位能言善辯之人,偽裝成和尚,潛伏進南唐境內,伺機接近李煜,打入敵人內部,幫李煜一條道走到黑。

此人機智靈敏,能言善辯,佛學造詣頗高,立刻贏得了李煜的尊敬和寵信,認為此人簡直就是佛祖投胎,親切地稱呼他“小長老”,經常與他徹夜長談,談論的內容多是六根、四諦、因果報應、輪迴轉世之類。

“小長老”不停地向李煜灌輸虔誠禮佛的意識,勸他廣修廟宇、鑄造佛像、佈施眾僧、召開數千僧人參加的法會,所用排場極為奢侈……總之,就是以禮佛的名義幫李煜大撒幣,荒廢政務。

在後來宋軍進攻南唐的時候,“小長老”更是把李煜忽悠瘸了,後文還會詳述。

大宋使用高階間諜“小長老”,利用敵人首腦的弱點,投其所好,加速其腐朽墮落,削弱敵國國力,這算不算所謂立體化戰爭?

南唐在李璟時期達到巔峰,隨後急轉直下,跌落神壇,在這個加速下墜的過程中,李煜襲位。與此同時,大宋方興未艾。李煜自上位以來,就感受到了來自中原的空前壓力。

963年3月,大宋收復兩湖地區。李煜急忙遣使入貢,向天朝大國表示祝賀。

隨後,大宋平定川蜀,李煜兔死狐悲之餘更加恐懼,川蜀勢力與淮南勢力向來與中原勢不兩立,在五代前期,三股勢力呈鼎足之勢。相比於兩湖地區,大宋收復川蜀的舉動引起了南唐的極大震動。

李煜只能不斷進貢,向中原王朝搖尾示乖。

970年,趙匡胤交給李煜一個任務,讓他寫信勸降南漢劉鋹。

李煜開會討論,大家積極討論,認為老大讓寫信,南唐就必須照做,否則就是抗旨不遵,誰知道老大的真實意圖是南漢還是南唐呢?寫一封誠意滿滿的書信,也不是什麼難事,再說了,只要書信交給南漢,無論劉鋹是拒絕還是接受,對南唐都有好處。

如果劉鋹接受,稱臣於宋,那麼大宋就師出無名,從此南漢、南唐、吳越國將避免亡國厄運,至於未來,還要看北漢和契丹的表演;如果劉鋹拒絕歸順從而招致戰爭,那麼變數就更大了,萬一打成持久戰,大宋國力將遭受重創,南唐坐享其成。

李煜認為很有道理,於是就讓潘佑起草,隨後委託給事中龔慎儀持書到廣州,勸劉鋹回頭是岸。書信詳情見前文南漢專題。

結果劉鋹選擇了後者,拒絕臣服。生死看淡,不服就幹。同年,潘美掛帥,大宋發動了消滅南漢的戰爭。

戰爭爆發後,南唐的功勳老將——“援壽四將”之一的林仁肇,當時是南都留守,他給李煜上了一封秘密奏摺,把李煜驚出一身冷汗。

林仁肇指出,現在大宋在江北諸州的兵力很薄弱,每州駐軍不過才幾百人,大宋前年滅蜀,今又侵嶺南,戰線過長,往返有數千裡之遙,師老兵疲,臣的計劃是這樣的:給我數萬精兵,我先攻佔壽州,扼住正陽浮橋,然後振臂一呼,團結起江北遺老遺少,則可收復江北之地,復我故國疆域!宋師若來,我就憑藉淮河之險抵禦。如此一來,宋師的戰線將從淮河一直延伸到嶺南,直達川蜀,他們疲於應對,我們大功告成!

在奏章最後,林仁肇還特意強調:為了免除陛下的後顧之憂,我在起兵之日,就宣佈叛亂,您也順勢宣佈我是叛軍,這樣,如果我成功了,那麼南唐享受其利,如果我失敗了,就請誅殺我全家,以證明這是我的個人行為,與陛下無關、與南唐無關,我絕不牽連陛下!

林仁肇是閩國舊將,南唐滅閩後歸附南唐,在“三徵淮南”中表現突出,受到重用,是南唐著名的鷹派人物。有氣勢有膽略有魄力……唯獨沒有政治頭腦。

史書說李煜“懼,不敢從”。李煜之懼,懼在兩個主要方面。

首先是軍事上,這個最直觀。直取壽州、往據正陽,也許可以透過偷襲來實現,但振臂一呼、天下雲集響應,然後頃刻間控制江北全境、奪回淮河控制權,這個就異想天開了。南唐將士們要真有這個實力,又怎會淪落到今天這般地步?

其次則是政治上。林仁肇已經挑明,為了不牽扯李煜,自己要“假謀反”,以叛軍之名推動這次軍事行動。另外,這次行動還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李煜要撥給林仁肇數萬精兵,而這幾乎是南唐的全部家底兒。

那麼問題來了……您到底是“假謀反”呢,還是“假假謀反”?

林仁肇,雖是李璟時期的功勳老將,但畢竟是降將出身,且不說他降將的身份,即便是根紅苗正的革命老同志,要抽調走全國精銳,然後光明正大地“造反”,主子會同意嗎?

很多人誤以為李煜的“懼”是懼怕大宋,擔心打不過大宋。其實李煜真正懼怕的是林仁肇。

林仁肇並不孤獨,想“假謀反”的還有一個人。

此人名叫盧絳,之前主動給樞密使陳喬投稿,獲得了陳喬的賞識,提拔他當沿江巡檢,也就是長江巡邏隊長,負責長江邊防巡察等工作。盧絳是個硬核狠人,到任後募集亡命之徒,組建了一支水軍獨立團,然後多次伏擊吳越國水軍,俘虜了數百艘吳越國戰船,提高了南唐的水師裝備水平,更磨鍊出一支實戰經驗豐富的水面武裝力量。

之前,盧絳就多次上疏李煜,說吳越國跟我們是幾十年的世仇,將來中原若南侵,吳越國必會充當帶路黨,與中原形成犄角之勢夾攻於我,所以……我之前常說南唐富強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滅掉吳越國,現在我要更正一下:南唐要想富強,先要滅掉吳越國。

如今,盧絳再次上表,請求趁大宋無暇東顧之際,趕緊滅掉吳越國,以免將來遭受夾攻。事實證明,盧絳的預言是非常精準的,後來大宋滅南唐,吳越國果然出兵夾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