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外遇”(第1/2頁)
章節報錯
【外遇】
李璟執政初期,“四凶五鬼”已經初露端倪,我們由此可以預見其混亂的內政狀況,其中詳細的黨爭故事將在後文逐一詳述。李璟時期的國際形勢則為南唐提供了有機可乘的外部機遇,簡稱“外遇”。
然而志大才疏的李璟卻在“五鬼四凶”的輔佐下,成功地把機遇變成了危機。
1,新手任務
李璟上位伊始, 就迎來了第一次外部挑戰。歷史是公平的,在這個公平友好的匹配機制下,給李璟的是一個新手村任務——賊首張遇賢。
公元942年7月,南漢境內的循州博羅縣(今廣東省博羅縣)發生了一件怪事,據說有位神仙降世臨凡,而且人們只聞其聲卻不見其形,於是當地百姓紛紛前去請他占卜吉凶。顯然, 這是某人裝神弄鬼, 詐騙錢財。
縣衙裡的一位臨時工張遇賢, 對此深信不疑,也成為虔誠的信徒之一。
當時,循州各地民變四起,但缺乏統一的領導,一盤散沙。於是,各部首領紛紛前來,向神仙求籤問卦,占卜吉凶,預測未來。這時,神仙告訴他們,這位張遇賢就是你們的王!
於是,大家一致擁護張遇賢稱帝,稱他為“中天八國王”,並改元“永樂”,設定文武百官,縣政府臨時工張遇賢搖身一變, 成了“永樂大帝”。
原本鬆散的各地土匪立即緊密團結在以張遇賢同志為核心的起義軍周圍, 在廣東境內的沿海地區大肆劫掠,很快,部眾規模就發展到數萬人,部眾統一穿著紅色衣服,號為“赤軍子”。
然而張遇賢並無雄才大略,既不懂軍事,更不懂政治,其部眾人數雖多,卻還只是停留在打家劫舍的境界,只不過是一群看似有組織的散沙而已。
很快,博羅縣的變民集團就震動了朝野,南漢皇帝劉弘度(劉巖之子)隨即調兵遣將,派弟弟劉弘昌、劉弘杲帶團,前去鎮壓。
沒想到,兩位親王不給力,竟然首戰失利,被烏合之眾的起義軍圍困,險遭生擒。於是, 起義軍聲勢大振,佔領了南漢東部的大部分領土。
敗軍歸來的劉弘昌做了一件大事:弒君。
公元943年3月,劉弘昌發動宮廷政變, 弒殺劉弘度,然後擁立劉弘熙繼位。關於南漢的故事,同樣會在後文開設專題,在此一筆帶過。
宮廷政變發生後,南漢朝廷面臨政治大清洗,人人自危,此時正是起義軍張遇賢等人奪取政權的大好機會。
然而張遇賢首戰告捷純屬僥倖,他沒有足夠的野心,更沒有充足的實力。很快,張遇賢的部隊就在循州吃了敗仗。隨後,張遇賢又向神仙禱告,請求指點迷津。
神仙告訴他:攻取虔州,則大業可成。
虔州,當時是南唐的領土。在神仙的指引下,張遇賢帶著他的十多萬部眾北上,越境進入南唐境內。
虔州百勝軍節度使賈匡浩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丟城失地,節節敗退。虔州城被迫進入緊急狀態,城門24小時關閉,同時向中央飛書告急。
張遇賢盛讚神仙的神機妙算,於是在白雲洞興建皇宮,建立白雲洞革命根據地,然後派手下四出劫掠。
公元943年10月,接到邊境告急的訊息後,李璟派洪州將領嚴恩(亦作“嚴思”)救援虔州,並以通事舍人邊鎬為監軍。
邊鎬用虔州本地人白昌裕做智囊,屢屢取得勝利。
張遇賢使出了看家本領——問神仙。也許是神仙出了服務區,或者跨境訊號不好,總之,神仙對張遇賢再也沒有任何指示。張遇賢等人大為恐懼,軍心不穩,處在不攻自潰的邊緣。
這時候,邊鎬又在白昌裕的指點下,翻山越嶺,神出鬼沒地出現在張遇賢的防線背後,出其不意地發動了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