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繼鵬的倒行逆施引起了正直大臣們的擔憂,比如他的老師葉翹。

王繼鵬在即位前,經常向葉翹討教,禮敬有加、言聽計從,然而當他真的坐上了龍椅,實現了野心之後,就開始疏遠葉翹,大小事務均與陳守元、林興等“高人”探討。

某日朝會,葉翹故意穿著道袍,疾步匆匆地在王繼鵬面前一閃而過,做出要離開的樣子。王繼鵬趕緊派人把他追回來,並誠摯地向他道歉,說很長時間沒向您請教軍國大事了,這是我的錯,請老師不要介意。

葉翹深施一禮,說輔佐陛下是老臣的職責,然而自陛下即位以來,我卻非常失職,導致陛下的工作毫無可稱讚之處,看來是我能力欠佳,請陛下同意我的辭職請求!

您不是願跟道士們討論嘛,我走。

王繼鵬假惺惺地挽留,賜給他很多金銀,還當場表示,先帝把我交給您,正是希望您能及時糾正我的錯誤,我要是哪裡做的不對,您應該直言不諱地指出來,為何要棄我而去呢?

既然還有救,那葉翹就搶救一下吧。

當時,王繼鵬的原配夫人元妃李氏,是前宰相李敏的女兒,還與王繼鵬是表兄妹的關係(李氏是王延鈞的外甥女),但自從王繼鵬迎娶李春燕之後,就專寵李春燕,冷落元妃李氏。即位後,先封李春燕為賢妃,隨後直接冊封為皇后。

古代君王雖然三宮六院佳麗三千,但“三妻四妾”的說法不準確,封建時期也是“一夫一妻”,“妻”通常特指正室妻子,一般也就是原配夫人,正妻的地位是無可替代的。如果冊立皇后,通常也要遵循“先來後到”原則,講究嫡庶,有著嚴格的宗法制度,跟嫡長子繼承製是孿生制度。

李存勖當年要顛倒嫡庶,越位冊立“抽爹算計劉”為皇后,就是頂著巨大的輿論壓力。

如果原配夫人不幸去世,剩餘的妃子才有可能遞進。也只是“有可能”,有時候,皇上跟原配夫人的感情深厚,不再立後,比如後梁太祖朱溫,終身不立皇后。

另外,嬪妃的出身也是重要的考核因素之一。元妃李氏是先帝的外甥女,父親李敏是宰相,也算與王繼鵬是門當戶對了;而李春燕呢?先帝的侍妾,婢女出身,拋開亂倫不談,僅這個出身而言,僅僅比青樓女子略微好一點點。

王繼鵬不顧宗法禮制,不顧道德輿論,一意孤行,捨棄元妃李氏而讓賢妃李春燕彎道超車,成為皇后,還為她修建紫微宮,據史料記載,王繼鵬的紫微宮“土木之建倍於寶皇宮”。

葉翹看不下去了,說李氏是先帝的外甥女,是明媒正娶的原配夫人,陛下怎能喜新厭舊,冷落她呢?

王繼鵬很不高興,沒搭理他。

葉翹不甘心,繼續上疏勸諫。

這一次,王繼鵬怒了,在其上疏的末尾御筆硃批:

“春色曾看紫陌頭,亂紅飛盡不禁愁。

人情自厭芳華歇,一葉隨風落御溝。”

最末一句意味深長,一語雙關。不得不說,王繼鵬在無道昏君中算是比較有文化的。

葉翹被罷官,放歸故鄉,直到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