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德光非常輕蔑地拒絕了。勝利者是不會向失敗者學習經驗的,勝利者對自己的制度有著充分的自信。軍隊當然要自謀生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老百姓家裡不是有糧食、有錢嗎?搶過來就是你的軍餉、軍糧。

既可以減輕政府的工作,又可以解決軍糧軍餉問題,還能使軍隊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昂揚的鬥志,何樂而不為?

耶律德光命令契丹騎兵四處“牧馬”,“打穀草”,實際就是劫掠百姓。以汴州為中心,東到濮州、曹州,西到洛陽,北抵黃河,方圓數百里成為了無人區,百姓要麼被殺死,要麼因糧食被搶走而餓死,牲畜也被搶奪一空。

耶律德光還命令主管財政(判三司)的劉煦拿出鉅額賞錢,說我們契丹三十萬大軍,千里迢迢消滅了後晉,將士們必須要得到應有的獎勵,趕緊掏錢!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國庫空虛,哪裡有錢發犒賞?

耶律德光不管這些,怎麼搞錢,你們自己想辦法。

除了印假鈔,那就只能一個辦法了:搜刮百姓。

百姓早成窮鬼了。

耶律德光:“誰有錢,我就掙誰的錢。當然,窮鬼也不能放過。”

於是出動軍隊,在汴州城挨家挨戶地強行徵繳,別說老百姓,連宰相、大將在內,所有人都要出錢。刮盡汴州地皮,還是不夠,於是又派出軍隊到周圍各州搜刮。凡是敢不交或者敢藏匿的,格殺勿論。

等終於湊出來這筆鉅額費用後,耶律德光卻沒有發給他的部下,而是封存在皇宮,成為他的私人財產,供他自己揮霍。

打穀草、搜刮錢財這兩件事,讓契丹人的形象一落千丈,無論是官員還是百姓,都對契丹人恨的咬牙切齒,之前對契丹“解放者”的一切憧憬在那一刻全部化為烏有,人們都希望會有一位漢人英雄揭竿斬木,帶領大家把契丹人逐出中原。

這個人馬上就來。

6,天下太平

耶律德光下令,從今往後,天下不準再製作武器鎧甲,不得再購買軍用馬匹,以防止中原人獲得與契丹相抗衡的武裝力量。

這就是強盜邏輯下的致命BUG,即過度迷信暴力,忽視勞動人民的主觀能動性。秦始皇收天下之兵,鑄以金人十二,老百姓沒有武器了,剝削階級可以高枕無憂了?以為布衣之怒只會以頭搶地耳?揭竿為旗,斬木為兵。

再比如某些強盜國家,總以為炫耀一下核武器、把航母戰鬥群放在敏感海域,放兩句狠話,中國人就會屈服。

從秦始皇到耶律德光,再到抗美援朝時的老美,他們都犯了這個錯誤。正義的小米加步槍,無懼強盜的飛機加坦克。

諷刺的是,耶律德光同時還下達了輕徭薄賦的命令,說要減輕百姓的賦稅、徭役的負擔,政府也要簡政,減少財政開支,如此一來,就可以實現天下太平了。

一邊“打穀草”、括錢,一邊給人民減租減稅。這仍然是前文所講的耶律德光的專屬糾結,精神分裂,時而扮演中原明君聖主、愛民如子,時而現原形,仍然是巨齒獠牙的蠻夷首領,燒殺搶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