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河東獅吼3(第1/2頁)
章節報錯
有部分資料,其中不乏權威的某度,非常不負責任地敷衍,說石敬瑭的“螞蟻搬家”等伎倆成功騙過了李從珂。
李從珂雖然在後來的競爭中落敗,但我們不能粗暴地認為失敗者就是一無是處的蠢貨。事實上,不僅是李從珂本人,他的整個智囊團自始至終都沒有放下對石敬瑭、趙德鈞等“實力派”的戒心,特別是石敬瑭。
在“忻州萬歲烏龍案”之後,李從珂調徐州武寧軍節度使張敬達為北方集團軍副司令,率軍前往代州駐防。目的是削弱總司令石敬瑭的兵權,代州位於太原以北,雲州以南,契丹南下河東的重要據點。
李從珂把張敬達當成山西(太行山以西)的楔子,楔入太原北面,同時又任命自己的小舅子劉延皓為魏州魏博軍節度使,成為河東與河北之間的楔子,阻斷河東石敬瑭與幽州趙德鈞之間的聯絡。
壓制河東石敬瑭,一直是李從珂集團的工作重心之一。下面我們以此為切入點,一窺李從珂的文官集團。
李崧
小小的官二代,父親是深州的錄事參軍。李崧自幼便是學霸,十幾歲就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只是顏值欠佳,因此小名叫“大丑”。
二十歲時,也成為本府參軍(官職名),步入仕途。
莊宗入魏,提拔“河朔幫”,李崧得以升遷,漸為李繼岌的幕僚。初生牛犢不怕虎,李崧善於文章,卻不精通政治,領導對他的“器重”更多是出於平衡山頭、安撫“河朔幫”的政治需要,而李崧卻不揣冒昧地直言李繼岌首席智囊李蕘文筆不通。
“Youcanyouup!”
上就上。李崧提起筆來,刷刷點點,起草了一篇文章。當時的盧質、馮道等人看過之後,拍案叫絕,“人才!”
這次職場風波有驚無險,李崧得到了上級的認可,逐漸提拔重用。
李繼岌掛帥伐蜀的時候,李崧已經成為了李繼岌的首席智囊。
當李繼岌奉母親“抽爹算計劉”的教令,誅殺郭崇韜父子時,李崧緊急求見,“大王為何做這種危險的事啊!就算非要殺,能回到洛陽再殺也不遲啊。今攜重兵孤懸洛陽五千裡之外,沒有皇上詔書而擅殺重臣,動搖人心,會招致大禍!”
李繼岌也很無奈,已經殺了,您這不是馬後炮嗎?如之奈何?
李崧臨危不亂,出了一個險招——偽造詔書。他招來三四個親信刀筆小吏,登樓去梯,連夜偽造了一封誅殺郭崇韜的詔書,用都統印冒充玉璽。第二天公之於眾,這才穩定了軍心,使得大軍得以平安東返。
後來丁憂去職歸鄉,之後被範延光奏為首席幕僚。隨後入朝為翰林學士。李從珂登基後,用為端明殿學士。
呂琦
此人前文已有介紹,父親呂兗捲入劉守光、劉守文兄弟的紛爭,而慘遭劉守光滅門,當時年僅15歲的呂琦被父親的朋友趙玉從刑場上冒死救下,隱姓埋名,一路乞討逃入山西境內。
後來被莊宗李存勖提攜,進入仕途,憑藉紮實的學問一步步升遷;明宗朝,李從珂遭安重誨構陷,被軟禁在洛陽,呂琦跟他住在同一條衚衕,當時滿朝文武懾於安重誨淫威而不敢接觸李從珂,像躲瘟神一樣躲得遠遠的,只有呂琦經常跟他來往,慰藉了李從珂那顆受傷的小心靈。
李從珂登基後,對待呂琦是格外厚重,拜為知制誥、給事中、樞密院直學士、端明殿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