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走馬上任1(第1/2頁)
章節報錯
【走馬上任】
李從珂功高震主,早就成為當權者的定點清除目標,安重誨就曾不遺餘力地要搞死他,如今,他又成為當權者的清剿目標。
他的兒子李重吉被外放,女兒被扣為人質,緊接著就收到了來自樞密院的移鎮命令。
當看到是李從璋來鳳翔頂替自己時,李從珂不由得倒抽一口涼氣。
李從璋是李嗣源的侄子,性情殘暴,嗜血好殺。不久之前,他去河中府接替安重誨,趁安重誨給他施禮的時候,將他爆頭擊殺。如今,他又要來鳳翔接替自己……李從珂看到“李從璋”三個字,就彷彿看到了黑白無常。
李從珂是糾結的,只因為他實力太微弱,自遭安重誨構陷之後,元氣大傷,目前雖坐鎮鳳翔,但手中兵馬稀少、缺錢少糧,根本無力與朝廷正面硬剛。於是就徵求智囊團的意見。
書呆子馬裔孫(又作“馬胤孫”)引用《論語》,說:“君命召,不俟駕行矣。”意思是君王召見你,甭廢話,趕緊去!
此話一出,立刻招致諸將的一致反對,諸將紛紛指出,當今聖上年幼無知,軍政大權被朱弘昭、馮贇等把持,很明顯,他們想要害主公您的性命,您豈能自投羅網?
書呆子馬裔孫主張聽從;其餘諸將皆主張抗命。
反抗,雖然希望渺茫,但還是有一線生機的。李從珂終於下定決心,拒絕受代。當天我晚上,李從珂就命令首席智囊李專美起草檄文,以“清君側”為名向諸道求援。
在檄文中,李從珂指控朱弘昭、馮贇等利用先帝病重的機會,廢長立幼,暗害李從榮、擁立李從厚,從而把持朝政,現在又挑撥離間皇家骨肉,動搖各地藩鎮,將把帝國帶入萬劫不復的深淵,因此不得不起兵勤王,清君側。
從鳳翔到洛陽,長安是必經之路,此時鎮守長安的是西京留守王思同。李從珂迫切地想要拉攏王思同,派親信郝詡、朱廷乂出使長安,帶了十名能歌善舞的美女作為見面禮,為王思同陳說利害。
臨行前,李從珂秘密囑咐二人,如果王思同拒絕,那就找機會幹掉他!
王思同是“劉窟頭”劉仁恭的外孫,舅舅劉守光囚父篡權,王思同投靠河東李克用,歷事李克用、李存勖、李嗣源,現為西都留守,鎮守長安。他對後唐無限忠誠,立場堅定,當即把說客郝詡等逮捕下獄,並把鳳翔李從珂謀反的訊息奏報中央。
李從珂派到其他軍鎮遊說的使節也基本遭逮捕或驅逐,只有隴州防禦使相里金明確表示支援李從珂,並派幕僚薛文遇前來鳳翔共商大事。
李從厚召開御前會議,商討平定鳳翔李從珂叛亂一事。
康義誠竭力推薦王思同掛帥,原因是康義誠目前掌握禁軍指揮權,如果由他掛帥西征,那麼中央大權將落入留守皇宮的“火箭派”手中,而在“李從榮謀反案”中,康義誠的首鼠兩端已經暴露無遺,表面上康義誠與“火箭派”、李從厚達成合作關係,但他這個“李從榮餘孽”一旦離開了中央、失去了兵權,就會成為案板上的魚肉。
康義誠又提拔禁軍將領侯益當征討鳳翔的“監軍”(行營馬步軍都虞侯),但侯益退縮謙讓,聲稱有病,堅決辭讓,於是被貶為商州刺史,外放。侯益堅決辭讓的原因會在後文提及。
李從厚還派楚匡祚前往亳州,將李從珂的兒子李重吉逮捕,押入宋州大牢。
2月21日,中央完成了鳳翔戰爭部署:王思同掛帥總司令,藥彥稠當副司令,萇從簡當“監軍”,禁軍將領尹暉、楊思權等率領禁軍前往支援;隨後又加派安彥威為總監軍。
3月,康福等五位藩鎮節度使上疏表示擁護中央決策,並請求出兵征討鳳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