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走下神壇的安重誨3(第2/2頁)
章節報錯
安重誨就指使手下人誣告符習盤剝百姓,然後剝奪了符習的實權,以太子太師致仕。
符習本無罪,被蒙冤革職後,心情鬱悶,每日以打獵、酗酒排遣心中苦悶,僅僅一年多,就不幸中風而死。
8,王建立
遇到硬骨頭了,為了啃掉王建立,安重誨搭上了半條命。
王建立也是李嗣源的從龍嫡系,李嗣源為代州刺史時,提拔他當糾察隊長(虞候將)。
代州雖然只是一個偏僻荒蕪的三、四線小城市,但地理位置也不容小覷,更對河東集團具有特殊的政治意義,是河東集團的“龍興之所”、首善之區。早先,沙陀族人就是在這裡生根發芽,而李國昌、李克用等人沙陀“烈祖列宗”們也都長眠於此。
李存勖時期,曾派人到代州祭掃祖先陵墓,這些奉旨欽差到了代州之後,仰仗背後李存勖的勢力,驕縱不法,欺壓百姓。鐵面無私的王建立不畏強權,對於違法亂紀者,一律拘捕歸案,依法依規,使用了笞刑。
這些狗腿子跑到李存勖面前哭訴,打狗還要看主人,這小子哪兒是抽我們的屁股啊,分明是抽您的臉啊!
李存勖認為言之有理,於是大怒,命人捉拿王建立,要好好給他上一課。
李嗣源竭力保全,終於使王建立保住一條命。而王建立也因此一炮走紅,成為堅貞不屈、秉公執法的正面典型,圈粉無數。
隨後,李嗣源累升藩鎮節度,而他無論升到哪兒,都把王建立帶在身邊,提拔重用,不斷地給他加官進爵。
“明宗入魏”時,李嗣源的妻兒老小均在鎮州,留守鎮州的王建立先發制人,誅殺監軍宦官,收編守軍,救下了李嗣源一家老小的命。成為李嗣源全家的救命恩人。
李嗣源登基後,立刻提拔王建立為鎮州成德軍留後、檢校司徒,很快就予以轉正,成為鎮州成德軍節度使,加檢校太尉、同平章事。
節度使也分三六九等,除了軍鎮的地理位置、經濟繁榮度等硬性條件外,在五代這個特殊的時期,還隱藏著一條政治因素的潛規則,那就是當今聖上的“龍興之所”,也就是皇上怹老人家登基前的軍鎮,例如朱溫時期的汴州宣武軍。
李嗣源自鎮州成德軍登上帝位,所以能夠坐鎮鎮州成德軍,將是莫大的光榮。也足見李嗣源對王建立的寵信。
於是乎……安重誨又吃醋了,他要搞掉王建立,屢屢在李嗣源面前詆譭王建立,王建立也上疏駁斥回擊。
手心手背都是肉,都是李嗣源最親密、最信任的從龍功臣,李嗣源只能扮演老好人,居中和稀泥。
功夫不負有心人。很快,安重誨就抓住了一條足以置王建立於死地的把柄——謀反!
那是定州義武軍王都勾結契丹,密謀叛亂。王都與契丹暗通款曲,並秘密聯絡了左鄰右舍:幽州盧龍軍趙德鈞、鎮州成德軍王建立。向拉著大家一同下水,建立“大河朔共榮圈”,恢復河朔諸鎮往日的割據稱雄局面。
鎮州王建立居然寫信表示支援,願意擁護王都挑大樑、搞事情。
安重誨掌握了這份證據後,欣喜若狂,急忙奏報李嗣源,指控王建立謀反。